正文 第一章 養(一)(1 / 1)

一、養生之道

1.各種藥物的最佳服用時間

鐵劑貧血患者補充鐵劑,晚上7點服用比早上7點服用在血中的濃度增加4倍,療效最好。

鈣劑人體的血鈣水平在午夜至清晨最低。故臨睡前服用補鈣藥可使鈣得到充分吸收和利用。

降血壓藥物服降血壓藥每日3次,宜分別於早上7時、下午3時和晚上7時服用,早晚2次的用藥量比下午用量要適當少些。晚上臨睡前不宜服用降壓藥,以防血壓過低和心動過緩致腦血栓形成。

抗生素及消炎類藥物抗生素藥物排泄較快,為了在血液中保持一定濃度,每隔6小時應服藥1次。消炎藥物,如風濕性或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多於每天清晨和上午關節疼痛較重。如服消炎止痛等藥物,可在早晨加大劑量服1次,效果最好,且可免去中午的1次服藥。

降糖藥糖尿病患者在淩晨對胰島素最敏感,這時注射胰島素用量小,效果好。甲糖寧宜上午8時口服,作用強而且持久,下午服用需要加大劑量才能獲得相同的效果。

強心藥心髒病患者對洋地黃、地高辛和西地蘭等藥物,在淩晨時最為敏感,此時服藥,療效倍增。

抗哮喘藥氨茶堿宜在早上7時左右服用,效果最佳。

抗過敏藥賽庚啶於早上7時左右服用能使藥效維持15~17小時,而晚上7時服用隻能維持6~8小時。

激素類藥人體對激素類藥的反應也有時間節律。由於人體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分泌高峰在上午7時左右,故在每天上午7時1次性給藥療效最佳。

解熱鎮痛藥如阿司匹林在早上7時左右(餐後)服用療效高而持久,若在下午6時和晚上10時服用,則效果較差。

降膽固醇藥由於人體內的膽固醇和其他血脂的產生在晚上會增加,因此,病人宜在吃晚飯時服用降膽固醇的藥物。

催眠藥、驅蟲藥、避孕藥一般宜在晚上臨睡前半小時服用。抑製胃酸的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可以選擇每晚睡前服用,因為胃酸的分泌有晝少夜多的規律。

滋補藥適宜在早晨空腹時或晚上臨睡前服用,便於人體吸收和利用。

維生素一般宜在兩餐之間服用,但維生素K用於止血時應及時服用。

抗生素宜在飯前服用,可使藥物在通過胃時不會過分稀釋,從而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胃腸潰瘍藥最好在睡前加服1次。因為夜裏胃酸分泌有1個高峰期。

止喘藥宜在晚上臨睡前服用,以預防病人在淩晨2時最敏感期發作。

助消化藥宜在飯前或飯後5分鍾服用,前者可促進消化液分泌,後者可使之充分與食物混合。

2.中藥泡茶不宜常服

夏季,很多人喜歡用中草藥泡茶飲。但是藥學專家提醒人們,有些中草藥當茶飲用對身體有好處,但有些卻不宜長期飲用。

如胖大海是純粹的中藥,隻適於風熱邪毒侵犯咽喉所致的音啞,因聲帶小結、聲帶閉合不全或煙酒過度引起的嘶啞,用胖大海無效。而且,飲用胖大海會產生大便稀薄、胸悶等副作用,特別是老年人突然失音及脾虛者更應慎用。

決明子雖然有降血脂的作用,但同時可引起腹瀉,長期飲用對身體不利。

甘草長期服用會引起血壓升高。雖然甘草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等功效,但長期服用能引起水腫和血壓升高。

銀杏葉含有毒成分,用其泡茶可引起陣發性痙攣、神經麻痹、過敏和其他副作用。

幹花泡茶,也不是絕對安全,如飲用野菊花茶後少數人出現胃部不適、腸鳴、便溏等消化道反應,脾胃虛寒者、孕婦不宜。

3.教你幾招對付藥物不良反應

招數一許多高血壓或慢性水腫的病人,需要長期服用排鉀利尿藥,可引起低血鉀症,導致肌肉無力。克服的辦法:可以在服藥的同時加服適量的氯化鉀,多吃含鉀豐富的食物,如蘋果、土豆等。

招數二長期服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可發生鈣、鐵吸收不良。服藥期間,可適當補充鈣和維生素。

招數三長期服用水楊酸鈉會抑製肝髒凝血酶,導致出血傾向。可以在服藥的同時加服止血藥維生素K3。

招數四長期服用四環素類廣譜抗生素,可因為腸道內的一些有益菌受到抑製,而使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K合成不足。克服的辦法:可以在服藥的同時,適當補充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K。

招數五抗高血壓藥物肼苯噠嗪長期服用容易導致缺鐵性貧血,服用期間要補充鐵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