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龍村背靠落霞山,落霞山方圓幾百裏山林中峰巒無數,幽穀絕壁深藏其中少有人跡。離村約二十裏的山中,有一個幾百畝的大水潭,村民稱之為臥龍潭。
潭水超過幾十丈深,最深處從未有村民到過,據說潭子是與地下河相通的。潭中水產豐富,幾十斤重的大魚經常能見到;不過據古老相傳這潭底有蛟蟒出沒,所以很少有村民敢下潭捕魚的。
村子北麵有一個小湖,一條清澈的溪流將湖水與山中的臥龍潭相連,湖水就是村民的農田用水的主要水源。
溪中水流最急處架設了一台水車,水流衝過水車就會慢慢轉動,自動將水引到村民修好的水渠中,之後流向各處的田地。
經常會有一些魚蝦被帶到水渠中來,村中的小孩最喜歡的就是帶著家中的貓狗到溪流和水渠中捉魚,既可玩水又能為家中的飯桌上多加一點菜。
由於經常有水玩,村中的小孩很小就學會了遊泳,有幾個的水性還很不錯。
一日之計在於晨,臥龍村的村民大多都在天剛放亮時就已經三三兩兩的走出村口,準備開始一天的勞作。在村民們還有未出村時,村子背後通往山中的小路上就有一個少年跳躍著向臥龍潭的方向走去。
少年手中拿著一把弓弩,背上背著一個竹籮,裏麵有十來支自製的竹箭、一把小小的藥鋤、一捆幾米的麻繩、一個小水袋還有一個小布包,腰間掛著一把帶鞘的短刀。
少年約十二三歲的樣子,皮膚黑黑實實、雙眼靈動有神;他一邊掃視山路的兩旁一邊快步前行。
少年名叫劉朝陽,本身並不是世代的臥龍村人,而是十年前跟爺爺一起來到臥龍村的;聽村中的人說,當時他爺爺還受了很重的傷,是村中的草藥郎中李一全李大叔花了半個月時間才救回了一命。
不過因頭部受過撞擊,傷好後以前的事大部分都忘記了,隻記得自己叫劉大山,是被攔路的強人所傷。劉朝陽的名字還是根據當時小孩身上帶著的玉佩上刻有朝陽二字,所以就取名叫劉朝陽。
由於劉大山忘記了以前的事,所以傷好後隻有寄居在臥龍村中,希望能有家中人找到村中,誰知一過就是十年。爺孫兩是外來人,在村中並沒有田地可種。
好在劉大山以前應該是煉過幾年功夫的,傷好後就跟隨村中的獵人上山打獵,獵得的野物就拿到村子三裏外的黃杏集出售,換得的錢就剛好用來買些生活所需。
俗話說靠山食山靠水食水,山中的物產還是十分豐富的,無論是野味還是草藥多少都能換點錢財,村裏的壯年農閑時都會上山打些野物換點使用。
爺孫兩現在住的小木屋還是劉大山八年前獵得一頭大山豬,用山豬肉請村民們幫忙建的。
劉朝陽小時候主要是在李大叔家過的,劉大山打獵時見到認識的草藥就會記下位置告訴李一全,不時還送些獵物到李家,所以李大嬸對小朝陽還是不錯的。
到了小朝陽十歲時,劉大山身子開始變差、舊傷時有複發,人老了體力眼力都下降了,打獵變成主要靠下夾子、套索之類,收獲比起以前就自然少了。
劉大山擔心自己不能照顧到小朝陽長大,在這一年開始,將自己所會的幾手拳腳功夫連同一路刀法一起教給了小朝陽;同時上山之時亦會帶上劉朝陽,教他一些打獵的技巧。
由於小朝陽常在李大叔家的關係,他也學會了不少常見草藥的用途及采摘方法,藥方上常用到的字也學識了不少,算得上是村裏小數的識字之人。
經過兩年的不斷學習,小朝陽的拳腳功夫已經有點似模似樣了,平時一個人在山中對上三幾隻野狼都能輕鬆解決,當然這跟狼不會上樹有一定關係。
這兩天劉大山由於以前的傷痛發作,在李大叔處用了藥就回家休息了,小朝陽之所以一大早的上山是想幫爺爺采上一些合用的草藥,另外順路查看一下前天下的夾子有沒收獲。
山中離村近的地方草藥都沒有上年份的了,隻有深入山中到離村十幾裏路的地方才會有,而且在離村遠些的地方下夾子也比較容易有收獲。
從村裏到臥龍潭隻要順著溪流就能到達不用擔心迷路,而且在溪流邊下夾子的話也比較容易有收獲。
小朝陽一路走來已經得了兩隻野兔一隻山雞,不過他並未帶在身邊而是將它們捆好之後藏在了一棵大樹上,想等回程的時候再取。
一路上走走停停不知不覺間已經過了一個時辰,小朝陽走得亦有點累了見前麵有棵兩人合抱的大樹,正好到樹上休息一下順便用點幹糧;隻見他在樹前快走幾步,然後一躍而起手腳並用之下,三兩下就爬到了幾米高的樹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