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誌願(1 / 3)

第二天,劉晴媛家裏的電話被她霸占著,不是別人打進來就她撥出去。

第一個打通的是顧僑安,這貨報喜來了:“晴媛,除了數學太難,其他我考得還不錯,總分511,加上民族風就是531了!”他這樣的成績當然不能算優秀,可是已經超過去年理科一本線,按照今年的難度,一本線肯定會降幾分,自己好歹踩在一本線的尾巴上,自己很滿意這成績,“昨晚11點多才查出來的成績,晴媛你呢?肯定高分了!”

“晴媛嗎,我是孟芳芳,悲劇了,堪堪490,估計上不了什麼好學校了……”

“大青圓子,我剛剛查出來自己的成績,加分601,你咧?”

“有沒有搞錯,累死累活考出來的分數還沒你一半多!!!!”

“晴媛嗎?是我,張淼淼,576,還不快自動報分數!”

“我暈,本來以為自己牛氣了,跟你一比簡直泥牛入海小巫見大巫!”

成績出來,必然得幾家歡喜幾家愁。

“嗚嗚,太可怕了!有一天晚上,我一夜睡不著覺,迷迷糊糊之間懷疑這一切都是在做夢,夢醒時發現自己回了高考考場上,忽然場景一換,卻看見有一個人站在3年來一直不屑的本地任何一所一本學校麵前,瞬間變成了丐幫一員,仔細一看,那個乞丐就是我自己,我就嚇醒了,太嚇人了!”

那種患得患失的忐忑劉晴媛當然知道。

害怕3年來的努力、歡笑、激情,都化成流水,永遠無法收複……

這整個暑期生活裏,絕望與希望相伴,消沉與興奮交織。沉重的心理負擔是一副卸不掉的枷鎖。相信,沉浸在緊張中,揣測著高考與高中三年的意義,並不是一種浪費,反而是一種對自己即將逝去的幼稚年華的再體驗。暑期裏,很多人仿佛又經曆了一次高考。

不過,考到劉晴媛這個分數段,那一本厚厚的《高考誌願填報指南》,上邊兒琳琅滿目的學校與專業其實已經沒多大用處了。她再次遇到和文理分科時候同樣的迷茫,全國上百名校,上千專業,五花八門。不能選擇的時候痛苦心酸,選擇太多也是糾結迷茫。踩線的分數填誌願固然棘手,然高分時目光基點不一樣,想要的也在更高的位子。所以說,不管到達什麼樣的高度,煩惱盡各不同,但是凡人自擾都是一樣的。

想想上輩子的尷尬,現在總是好太多了。那時候想去古都的X1學院,爸媽一口否決掛"學院"尾巴的,師資力量大多不咋地!想去最北的黑龍江X2大學欣賞從未見過的冬日雪景,爺爺奶奶一聲長歎那地方太遙遠了!又還想去廣東的X3大學Y分校,想著廣東經濟發達,觀念超前,就業前景好,老師善意提醒這學校的名字一聽就給人一種三本院校的感覺,再者廣東壓力也大!他們都勸自己留在廣西,可是自己怎麼願意?那時候心裏就想著一輩子也許隻有這麼一次機會出去晃幾年,還在本省也太憋屈了,後來呢,哎,不提也罷。

話說回來,不管考生的分數是哪個分數段的,高考誌願填報都是要召開家庭會議經各方深入探討並交換意見的,總有那麼幾個三叔公六姨媽家的親戚是“高級知識分子”,知識麵廣,閱曆豐富,被爸爸媽媽奉為上賓,討教自家孩子應該報哪所學校哪個專業。畢竟全國1000多所大學,家長和考生都難免眼花繚亂。

然後,三叔公家的親戚說了,填報誌願,首先要了解高校的辦學層次和專業優勢,從高校的辦學水平、師資、社會影響力看,要認清高校三六九等,從中擇優二取!

可是,六姨媽家的親戚卻說,大學分為綜合性大學、專門性大學,近年來我們國家還逐漸擴增很多非專門學科。小語種尤其是西語係列,其中阿拉伯語好是熱點。但是我們報考專業,一定要謹慎結合自己的特長和興趣愛好,熱門的專業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的。“人不一定要做到金字塔頂尖的人,隻要找到自己的位置就好。”學校學科如何取舍?選讀一個好專業對個“適合的位置”影響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