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九十年前(1 / 1)

“不要到那裏去,那裏不吉利。”

a市市郊,一處非常偏僻的地方,一個老人對他身旁還不滿三歲年幼的孫子告誡道,孩子茫然的目光循著老人手指的地方望去,然後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那裏是一棟破舊的三層低矮樓房,牆體的一側已經坍塌,據說是二戰時期留下來的一座老房子,老人們都說那裏有一股陰森的氣息,仿佛一走進去就會被其所吞噬,久而久之,那裏便無人問津了。

此時正值盛夏,透過布滿了鐵鏽的大門可以看到老房子的牆上長滿了爬山虎,偶爾會有蝴蝶在上麵稍稍停留一會兒,倘若沒有那令人毛骨悚然的陰寒氣息的話,這倒不失為一副複古的畫卷。

沒有人知道一百多年前這裏發生的故事,即便是說了,恐怕也不會有人相信。

百年前,這座老房子還被人們稱之為孤兒院,這裏有很多失去了親人的孩子,開辦這所孤兒院的幾個洋人從來不允許外人進入這裏,自然也就沒人知道這孤兒院中的秘密。

在孤兒院的地下,有一個密室,密室四周全部裝著隔音的金屬,密室中央潔白的手術台在這陰暗的環境中顯得分外紮眼。

鋒利的手術刀反射出一絲微弱的,慘淡的白光,在這白光消失後,一個生命也將隨之泯滅,他們將被深深埋在地下,同這段黑暗的曆史一起,塵封。

幾乎每一天晚上都會傳來孩子輕微的啜泣聲,為同伴的結局,也為自己的命運。“這些小小的人兒,終將同秋天的落葉一般,落入泥土,化為塵埃,然後,和漫天枯葉飛舞的,淒慘而又美麗的畫麵一起被人遺忘。”

曾經有一個知道內幕的詩人,寫下過這首短詩。

“我們,可以求求他們吧,這樣,他們說不定會放過我們……”

有一個孩子曾這樣提議。

但是,真正慈悲的人,是不需要人渴求的。

有些年紀稍大些,十五六歲的孩子,已經懂得了倔強,在死前的一刻,也沒有低下那顆高貴的頭顱。

“這些孩子有什麼錯,說實話,我真的不忍心下手。”有一天,孤兒院裏來了一個二十歲出頭新人,他帶著不理解的語氣怪聲怪氣的問道。

孤兒院的頭頭——一個長著濃密的大胡子的洋人深深的吐出一口煙,漫不經心的回答:“生在亂世,就要在亂世生活,他們沒有錯,隻可惜他們生在了這亂世。”

“你會習慣的。”孤兒院唯一的一個女性說,她的聲音有些囁嚅,每個在這裏工作的人,都有著自己的一段回憶,但沒有人會知道這些回憶,所以自然也就沒有人知道他們的眼裏是否也曾經閃動過一抹蒼老的淚光,為人,也為己。

隻願來生,能夠不生在這亂世。

那些孩子,最後全部都葬在了這所“孤兒院”中。

解放的時候,孤兒院的人們倉皇而逃,所有的孩子都被活埋在了這院子中,如同那位無名詩人說的一樣,他們最終化為了泥土,混淆著鮮血與悲哀的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