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個朋友問我、怎麼沒更了。我很開心我寫的東西會有人看、雖然不多、但總不至於是我自己寫自己看罷。關於這個問題、我當時回答的是:謝謝、不過我要是再不工作我可能飯都吃不起了。
最近無聊寫了這麼一小段故事、反正是免費的、就放正文了。
起點我也弄不大明白。
第一幕:城光
這是一座不大不小的城市、幾幢算不上高聳卻能勉強稱之為大廈的高樓不偏不倚的座落在這座城市中心的幾條最繁華的街道之間。
可即便是這樣的一座城市、也依然呈現著如今現代化城市的一種共有的現象:
從街頭堵到街尾的汽車、從街頭擠到街尾的行人。
林臨抬頭看了看頭頂的略微有些刺眼的陽光、不停的有汗水從他的臉頰兩側滑落。與四周那些濃妝豔抹或是西裝革履的行人相比、他隻穿著一件極為簡單的T恤、一條洗的已經有些發白卻異常幹淨的牛仔褲。有些格格不入。
已是臨近九月、入秋兩日、可頭頂的那一輪太陽卻似乎沒有絲毫收斂的跡象、反而更加肆無忌憚的散發著自己的光芒。
有些人將之視為溫暖、有些人卻認為這是在嘲笑。
許是叫喊的有些久了、嗓子略微有些嘶啞、林臨放下了手中已經舉了整整一個上午的廣告牌、走到他打工的那家店鋪門前隨意找了個地方靠了靠、然後直接將自己手中的水擰開一飲而盡、有些古人大碗飲酒的豪情。
區別在於他手中的不是一壇陳年的佳釀、而是一瓶淡然無味的清水。
用了一分鍾飲盡了一瓶水、用了一分鍾胡思亂想的的緬懷古人、最後再用了一分鍾認清現實。這便是林臨在工作期間唯一能擁有的三分鍾休息時間。
於是他重新舉起手中的廣告牌、麵向著店前不斷穿行而過的行人、大聲而機械的喊著那些完全沒有任何創意和吸引力的廣告詞。
……
林臨從夢中醒來、隨手關掉枕旁一直發出令人煩悶的噪音的鬧鍾。天邊才剛剛泛起一絲白色、便被同一時間醒來的太陽染成耀眼的金色。
他看著窗外椅進來的溫暖、略微笑了笑、筆直的兩撇眉毛形成一道狹長的縫。
這是一間很小的屋子、大約五十平米的房間裏擺放著各式各樣生活中所極為常見的家具、卻又因為擺放的極為整齊而顯的並不擁擠雜亂、反而因為整個屋子裏隻有他一個人的緣故而看上去顯的有些空蕩。
用了不到十分鍾的時間將人起床時所需要做的所有事情有條不絮的全部完成後、他從床邊的櫃子裏取出一張銀行卡。有些鄭重的攢在手裏。
這是他整整一個暑假用汗水換來的學費。
半個小時後、林臨低著頭穿行在眾多與他年齡相仿的年輕人之間。陽光正好、青春正盛、大致就是形容這麼一個場景。
這是一所很普通的大學、雖談不上重本、但也勉強可以稱之為本科。
林臨就是在這樣的一所大學裏就讀、今年已經是第三年。都說再沉默的人在大學裏讀上一年多少都會被大學的氛圍所影響而變的開朗一些。
可偏偏他沒有
他仍舊沉默寡言、我行我素、在別人眼中說的不太好聽就是自大。
所以他的朋友很少、在這不長不短的兩年裏、他僅認識了兩個說得上話的朋友。
沒有浪費時間用在其他事情上、剛剛在老師那裏交過了學費便回到了他已經居住了兩年的宿舍裏。
許是因為他來的找的緣故、宿舍裏暫時沒有其他人的到來。
他將身上不多的行李放在了地上、然後將裏麵的衣物一件一件的拿出來疊好整齊的放置在衣櫃裏。然後又打了一盆清水、開始擦拭桌上的灰塵、整理桌上的書籍與文件。與他室友的桌子相比、因為那些文件的緣故、他桌上的東西相比起來要多的多、但偏偏看上去又整齊的多。
在做完這一切後、他倒了一杯溫水、坐在椅子上發呆、眼睛望著這間宿舍裏唯一空出的一張床、一動不動。
大學的生活對於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詮釋。乏味或是精彩。這些全在於學生自己如何去控製他們的生活。對於大部分大學生而言、大學生活是他們第一次真正意義上脫離自己父母獨自生活的一個階段。從剛開始的興奮好奇、到後來的腐爛乏味、這是那些大部分對於生活沒有任何經驗的年輕人所必然會經曆的對於大學生活態度的一個轉變。
林臨從十二歲開始便一個人生活、尋常人在十八歲後進入大學才會體驗的一個轉變在他還是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初中生時便已經體驗過了。
……
第二幕:初見還是再見
窗外下起了今年的第一場秋雨、無數連成絲線的雨水從萬丈高空劃落而下重重的砸在這份漸起的秋瑟裏。
有些沉悶、或是沉重
那些已經開始有些昏黃的樹葉發出輕微簌簌的聲響、綻放的水花兒、搖曳的秋風。
不似秋末時分的死寂、初秋總是最會讓人壓抑的季節、就像是死神一步一步來臨的腳步聲、每一步都仿佛一顆子彈用力的敲擊在自己的胸口上。
林臨隨意的打了一把雨傘便出了門
因是雨天、校園裏的行人都少了許多、對於這個世界絕大部分的年輕人而言、在這樣的天氣裏更願意把自己關在房間裏欣賞外麵的秋景也不願意哪怕伸出一根手指頭去感受這抹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