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調元20歲中進士後,被委派出任廣東學政。當地有個叫傅嘉的孩子,故意在他每天上街或回家的必經之路上用三塊石頭壘成一座石橋,來考李調元。
有一次,李調元回家時,轎夫將三塊石頭的“石橋”踏倒了,在一旁守候的傅嘉便責難轎夫不該將他的“石橋”踏倒,而轎夫則責怪傅嘉不應當路壘橋以妨礙行走,兩人便吵了起來。
李調元聞聲便下轎調解,傅嘉有備而來,說:“素聞大人善於對對,我這就出個對子,如對上了,就放你們走,對不上就要賠我的橋。”
李調元最喜歡和人作聯應對,一聽此言正中下懷,再看傅嘉一副天真活潑、聰明伶俐的神態,非常高興,連忙說:“請出上聯。”
傅嘉指著被踏倒的小石說:“踏倒磊橋三塊石。”按說此聯的“磊”字應改為“壘”字比較確切,但傅嘉故意用上這個“磊”字,以便於後麵的“三塊石”相接,形成難題。從字麵上看,“磊”不正是“三塊石”嗎?
李調元果真被難住了,提出回去想想,明天再來應對。傅嘉初戰獲勝,也就答應了李調元的要求。
李調元回到家後心神不寧,他的夫人也是個喜愛對對的人,知道了丈夫悶悶不樂的原因後,說:“這有何難!”她拿著正在剪的花樣說:“剪開出字兩重山。”“出”字一分為二,正是“二重山”,確能對出“磊”字的“三塊石”,所以李調元聽了連聲叫妙。
第二天,李調元在路上又遇傅嘉,便將下聯對了出來,傅嘉回答說:“想大人堂堂男子漢,當用‘劈’和‘砍’之類的豪邁字句。據童子推測,這下聯是夫人對的。”
李調元當即承認了事實,越發覺得這個孩子聰明過人,更加喜愛,很快去找到傅嘉的父親,將自己的俸銀二百兩送給傅家,以供孩子讀書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