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劍飛朱紅破穹蒼,氣若猛虎向北邙(1 / 2)

古往今來,江南處,最多才子佳人。其中,有一句詩,不知是何人所寫,如今流傳下來,也不出名,僅有那麼兒兩句,盡顯熱血當戰意,如是雲曰:

劍出護長安,刀走平江山。

諸位看官,咱今日話不多說,便是書接上文。且是講得,李昭來了這個偌大瀘州城也有十天半個月了,其間助其守軍平逆賊,滅山寇,斬首近千,戰功赫赫,於是被提拔成了左副將,麾下輕騎三千,步兵五千,弓弩手九百餘人,一時風光無限。如此個英雄,實在難得。與此同時,些許個兒破茅舊房也始建,重歸往日繁華去也。

奈何,正所謂,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好景不長,五月中,邊關來得一封戰書,上麵如是寫著:

胡蠻已動,號稱百萬之眾,將取雁門或句注。

近有叛軍,遠是胡蠻。當真一籌莫展。

恰是如此個內外交困之際,李昭自告奮勇,挺身而出,領本部所有兵馬前去支援,並立了軍令狀。饒是如此,瀘州守城大將猶不放心,於是請了元興領五千輕騎與一萬步兵與之同行,以免在這路上出了甚麼個三長兩短。畢竟,少年時候便有如此個厲害劍法,乃是九州天下難得之奇才也。

風起兮路遠八千,燭搖兮月慘長安。諸位看官,咱且是說道,那近兩萬之瀘州援軍連夜趕路,竟是出了好幾百裏路。縱塞外黃沙八千不止,若照這麼個急速下去。定能在胡蠻兵臨城下前到雁門或句注。而這一夥兒官兵帶頭人,一個是江湖人稱流雲劍客之少年郎,李昭;另一個則是這瀘州軍民敬畏之少年將軍,人稱玄衣少將元興。

話說得,那李昭穿上了一襲鐵甲後,竟隱隱帶有幾分神將之氣,有如當年常山趙子龍那般是的。其人與元興並轡而行,劍在腰間,隨時出鞘,臉色少許沉重,問道“:元兄,此次胡蠻來勢如此洶湧,想必是有萬全之法以戰雁門,不知有何妙策以退百萬狼賊?”

元興微微一笑,盡顯溫文儒雅,哪還有半個月前那一戰中殺氣畢露,可謂是千年來再無雙之絕世公子,奈何,卻道苦澀,轉而又歎了一口氣,雲曰“:說來慚愧,非妙計,而險棋也......”

話音未落,但覺有寒光將至腦後。當是時,其人也不怠慢,拔劍出鞘,轉身一掃,頓時黃沙四飛。待風煙盡後,不知何時,前後左右,四麵八方,竟是好一堆帶甲武士磨刀亮劍,對準了此行官兵。

別看元興年紀輕輕,可畢竟也是個從小便久經沙場之輩,麵對如此個情景,依舊無所畏懼,提劍縱馬,瞬間一招長蛇吐信,便要了好幾個敵賊人頭,而後回頭大喝“:三軍聽令,盾左右,刀槍前,弓弩掩護,布一字長蛇陣,隨我殺!”

而那一些兒個隸屬其人麾下之官兵,一個兩個也不是甚麼個平凡無能之市井小人,得令後,隻幾個眨眼間,便是成了盾牌左右護,刀槍良駒在前與衝殺,幾百冷箭不時射出,以為掩護。

隻那麼幾個眨眼時間,本是來勢洶湧之惡敵,陣亡沙場者竟是高達八百之多,即便不歸地府,也是無法動彈,哪怕是區區兒半分。

血流天地,屍橫遍野。

如斯恐怖!

至於官軍這兒一方,最多不過是幾十個忠義男兒空有一身熱血,還未來得及施展便因實力不濟而死於非命罷了。

縱使如此,也不曉得那敵軍首領到底用了個什麼作怪法子,叫得那一眾叛逆嘍囉頃刻間被殺得個人仰馬翻,落花流水,依舊不曾亂了陣腳,哪怕僅僅一丁點兒。

很是厲害!

話說那個兒流雲劍客李昭,不愧師從的江南第一劍客,華豐劍客李雲子,那身手,當真不是一般個江湖兒郎可以相比。即便是身處十幾個百夫長百千刀光中,依然麵無懼色,一抬手,風雲起,血花飛。而後,屍橫遍野。

“三軍聽令,布一字長蛇陣,隨我殺!”雖然久居深山,不諳世事,兵法之術也是略知一二,加以元興一旁輔助,應是足矣。隻見他提劍縱馬,穿梭亂軍,隻幾個呼吸之間,地下無頭殘骸早已不知是多少個數目。

其手下八千多壯士,見著了此狀,無論是步下還是馬上,此時此刻,也一個個地不甘落後,特別是那些兒個久經沙場的老兵,如今緊隨其後,趁著一眾叛逆還沒有醒過來之時,早已衝破了兩層敵陣。鐵蹄下亡魂,可謂上千之多!

然則,敵軍首領,也不知到底是何等厲害,即便李昭與元興各自引隊,兵分兩路,殺他個措手不及,落花流水,可包圍陣勢,依舊未有因此而亂了半分。

“去死!”正是如此個說話之間,李昭早已身先士卒,腳踏輕功,猶如流星劃蒼穹,叫得一眾嘍囉比丈二和尚還要糊塗,隻勉強看得清幾道殘影,也不知哪兒一方是真,哪兒一處為幻。轉眼時間,便又有好幾十個叛軍被斬落於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