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 3)

第一章

老鷹剩一口氣

農諺:老鷹剩一口氣,也要給它一把天。

沒有見過一群老鷹飛翔。高空中盤旋著一隻孤獨的黑影,那就是鷹。一隻鷹孤獨的飛翔,貼著彩雲,遠離風聲。

鷹不喜歡熱鬧,它捕取獵物要完全保持悄無聲息。鷹十分愛惜自己身上的三樣東西。一是眼睛。必須高度敏銳。二是爪子。必須十分尖銳和有力。三是翅膀。必須非常快捷和輕盈。

鷹離我們人總是很遠。我沒有看見老鷹降落在樹枝上的情景,卻目睹了它俯衝的機靈。它盤旋在高空上,敏銳的眼睛搜尋到了我家屋後的雞群。那些雞沒有一點警覺,公雞邁著方步,母雞在草叢中覓食。我也還沒有來得及反應的時候,老鷹一個俯衝,就像驟然降落的一枚子彈,“咚”的一聲落在了雞群裏,叼起一隻母雞,又衝向高空飛遠了。幾隻雞驚魂未定,蜷縮在樹林裏不敢出來。老鷹整個抓撲過程短暫得像一個流星劃過天際。

即便這樣,我們人看見老鷹抓小雞的過程,也看不見它享受獵物的樣子。鷹選擇隱秘的地方,然後快速地把獵物吃掉。哪怕饑餓已經要把自己擊昏,它也要選擇一處隱秘的地方進食,它不希望有別的眼睛望著它。那地方一定是要沒有風聲,它知道風中有許多東西都將失去真實;那地方要沒有人的氣味,哪怕是一丁點兒,老鷹也會毫不猶豫地選擇飛遠;那地方要沒有其他動物的影子,它不喜歡其他動物分享獵物,也不想別的動物遠遠望著自己流口水的樣子。一處懸崖絕壁是可以的,它停下來,敞開肚皮,神速地把獵物解決掉。吃掉和抓捕一樣快速。即便是風也不會發現那曾經是鷹美餐的地方。

鷹從不對腐爛的東西產生興趣,它很憎恨那一群群圍在腐爛食物身旁的烏鴉。它覺得那是對飛翔的最大侮辱。它要是看見一群烏鴉落在死牛身上,它會悲傷地哀叫一聲,衝上藍天,飛得遠遠的。鷹對它們內心充滿了不屑。鷹衝上藍天的時候,它感到了自己的獨特,感到了自己的高尚。它久久停在空中,不屑地望著藍天下的樹木、河流。

鷹不願別的動物看見它,包括人,但它自己能把這個世界看得明明白白。它知道人的習性,它知道人是個什麼東西。它離人總是遠遠的,甚至不要看見他們。人拿著鋤頭出門的時候,它知道他們是在地裏刨拉吃的東西。它很看不起人這個東西,人總是驚驚咋咋的,沒有一絲兒安靜。它甚至知道人手上握著的獵槍,它知道又有其他動物將在這個地球消失。可人總是打不到鷹,鷹永遠不在人的槍聲下。有時候,它停在高空中,看見人端著槍,很是滑稽的樣子,它在內心不屑地笑了笑。它知道天什麼時候天晴,什麼時候有雨。有雨的日子,它絕對不會在雨中飛翔,哪怕是獵食。它很愛惜自己的羽毛和翅膀,它絕不叫一丁點兒的雨打濕自己的羽毛。它甚至知道自己如何重生。

老鷹輕盈、靈巧地飛翔40年後,它身上三樣珍貴的東西隻有眼睛還機靈外,其他兩樣已經糟糕透了。首先是它的羽毛又密又厚,輕盈的身體開始臃腫笨拙,再也不能高空飛翔了;再是鋒利的爪子開始老化,再也無法敏銳地抓住獵物了;尖尖的喙又長又彎,像一張彎弓,幾乎可以碰到胸膛。死亡離它越來越近。這時候,老鷹站在高大的樹枝上,望著曾經馳騁的碧空,望著眼下的莊稼地和一些獵物,它有了一絲絲的悲哀。它向天空嘶叫一聲,嘶叫聲撕開雲層,夕陽染紅峽穀和森林。這時,它用最後的力氣衝向天空,它要飛翔,它要飛到高高的懸崖絕壁上。

停在高高的峭壁上,它開始築巢,停止飛翔,停止吃喝。它要用那又長又彎的喙擊打岩石,一遍又一遍,直到喙脫落,鮮血染紅山岩。老鷹靜靜地站在巢穴裏,靜靜地等待著新的喙長出來。當新的喙長出來的時候,它一刻也不能停留,它要用新的喙把爪子上厚厚的指甲拔出來,一根又一根,十指連心,老鷹一陣陣戰栗。又是漫長的等待,老鷹要等新的指甲長出來。當新的指甲長出來的時候,它又一刻不能停留下來,它要用新的指甲把身體和翅膀上又密又厚的羽毛拔掉,一層又一層,直到那些羽毛脫盡。它顫顫巍巍站在峭壁上的巢穴裏,沒有哀叫,沒有流淚,隻有疼痛讓它一次又一次地興奮。剔除那些臃腫和笨拙後,它又開始漫長的等待。

等待新的羽毛長出來,身體又開始變得輕盈起來,爪子又變得靈動起來,喙又開始變得鋒利起來。老鷹獲得了新生。老鷹衝向天空,開始新的飛翔。

老鷹以決裂的方式選擇生,同樣以決裂的方式選擇死。它看不起其他動物的死亡,比如最凶猛的虎,在地上奔跑幾十年後,死了也不過是腐爛成一堆泥土。還有一種飛鳥,死了掛在樹枝上,叫風吹成一付可怕的骨架。它看見這些動物的死,想到自己一定不能腐爛成泥,那是多麼可怕的事情,腐爛的氣味一定會招來那些可惡的烏鴉飽餐一頓。想到這裏,它悲傷地嘶叫了一聲,它憎恨腐爛。它想自己也一定不能掛在樹枝上叫風吹成一付骨架,它不能叫那些驚乍乍的人看見它的屍體。要是那樣的話,人一定會驚訝地高喊:那是鷹,鷹死了。它不想聽見人的高聲喊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