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眸若水,含情卻凝;麵容姣好,吹彈可破;青絲婉轉,發髻齊律,一襲冰藍色長裙(靈域這邊的衣著好像沒有比較現代的類型?女子大多是這個樣子吧,雖然層級比起紫羅蘭要差很多,畢竟魏國的陳家根本沒辦法比擬燕國趙家、羅王室,何況是紫羅蘭家族?),飄飄的絲帶,繁冗的珠釵飾物,不算是奢侈卻也將貴族與文雅緊密聯係在一起;那是一種精心搭配的美麗,貴而不亂,彰顯氣質。不算是傾國傾城,倒也頗為惹人憐愛,隻是她自己可能沒有這個自覺,不注重自己的外貌——所謂“女為悅己者容”,隻能說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遇到自己喜歡的人。
“少年自小學,有誌為國民。十三學文曲,十四學武功。”
“十六隨軍行,見慣沙場兵。沙場血與火,生死也無痕。”
“生死磨難予,步入天子堂。不知人情故,碰壁時且常。”
“嚐盡人間苦,複念戰場情;謫守邊境地,難得天子音。”
這便是曹植的心聲麼?和想象中差了好遠。既然是有誌的勇敢的少年,為什麼會在人世間的碰壁中退縮?僅僅是因為,那個被稱為“現實”的東西?當時,在年少的時候,為國民的高遠誌向呢?十三學文曲,十四學武功的執著又都付之一炬了麼?那血與火的考驗,那拋頭顱灑熱血的激情又該如何?被時間所淡忘、冷卻?怎麼對得起那些醉臥沙場的兄弟們(同胞們)?活下來的人,自然應該背負著逝者的期望,既然你是戰爭選擇下來,背負眾人信念的那個人,就必須去擔當這一切。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裏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靈域中當然不會有孟子這個人和這本書,出現在這裏隻是幫助讀者理解和強化表現效果,雖然你也可以當做是在無恥地湊字數……)
陳蘭欣:“鵬程無風落,心中自不平。少年血未冷,待機萬裏行。”
(“鵬”即傳說中的大鳥“鯤鵬”,傳說中要大風時候才能隨風而非,其高其遠難以匹敵,算是象征那個少年,也就是曹植吧,而這“鵬”在沒有風的時候也不能飛行,指的是曹植現在不得誌的狀況;隱約應該有一種“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的感覺。“心中自不平”當然是指少年心中不滿與無奈,也就是說曹植。但是這個少年心中的鬥誌並沒有磨滅,等待時機,像“大鵬”一樣扶搖直上九萬裏,代指曹植要等待機會一舉功成,算是勸誡吧,其中多少也有蔑視之意,蔑視曹植的頹廢。這句詩呢,若是加上“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誌”的意思應該會更好。)
……
場上一片沉默,我的話剛出口,便發覺有些不對了,其他人都很差異地看著我,想來是覺得我(陳蘭欣)一個女孩子,還是才到白馬閣來,便如此地……張揚(暫且找不到更適合的形容)?誰規定了女子必須默默無聞的?誰規定資曆越老越有才的?他們一般都是曹植在吟詩作對吧?少數時候司馬傅、許威等人也會符合兩句(不要怪魂族我的文學水平問題),其他人大概隻能當個看客。
陳蘭欣(雖然感覺我沒錯,但在這種場合下,一個女孩子被眾人盯著還是有點害怕):“有什麼不對麼?”
曹植:“對,很對,還未請教小姐姓名……”(“小姐”指代古時貴族千金,不要想多了。)
不管怎麼說,曹植都是白馬閣的主人,也是這群人的核心,既然他這麼說了,就代表沒什麼問題了,更重要的是,曹植何曾如此問過女孩子的姓名?這算是印象深刻?雖然,在場好像沒有人能夠猜出後續的發展,因為文明發展階段問題,之前根本沒有可以借鑒的案例啊,在場的又不是什麼精通人情世故的人精。貴族的少女們,也都還是比較單純的類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