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退回到大羅王朝與趙魏聯軍第一次試探性戰爭,大羅王朝先鋒大將龍車,在羅主的陣法相助下力壓張遼。正要大軍挺進時候,敵將許褚前來救援。
"許褚在此!“
龍車手持槍斧,武器之重不得披甲,雖防禦不足,攻擊極強。但是,許褚更加剽悍,同樣未披甲,手中重斧,更比槍斧更重。(【槍斧】:小說設定,以長槍為主體附帶較大的斧頭,與單純的斧頭相比沒那麼沉重,卻更加靈活。)
大概是遠處高台上廉頗等人看到了情況不對,才讓許褚前來相助。而且,應該是之前就有準備,斧頭是臨時決定應對龍車的槍斧,否者不會如此迅速。有備無患,否則那支隊伍恐怕損失慘重,廉頗等人也不是笨蛋。
張遼一斧斜劈,速度之下威力倍增,龍居卻不遲疑,槍斧迎難而上。卻見雙斧並不正交,餘力斜帶雙斧同時擊地,巨力將地麵撕裂開來。而後各自上挑,斧頭幾乎脫手,又是沉重的一擊。硬碰硬的戰鬥,兩人都顧不得其他,斧頭震動傳遞到兩人身上,兩人都不好受。
然而戰爭不是兒戲,是戰或死,就這麼簡單。龍車不是像羅蘭(我)等人那麼幼稚,經曆過血與火的洗禮,知道什麼時候該將命豁出去;這點許褚也是一樣。不等身體適應,兩件兵器再次相撞,龍車發揮武器攻擊速度優勢,槍斧如龍突刺,這點又是許褚的重斧所不能的。橫斧格擋,槍斧再次交擊,倒是戰馬有些受不了。
許褚:”羅王朝的龍車,不知你和楚國大將龍且相比如何?“
龍車:”名字相近罷了,沒必須要細究。而且,未果的大將不至於隻有耍嘴皮子的本事吧?你,還有那個張遼……“
許褚:”哼!看斧!“
激將不成反被激將,其實也都無所謂,旁人都不敢偷襲他們,沒必要冒險激怒他們把命搭上。反正最後都是要靠武力解決,戰爭總是簡單粗暴,用大勢所趨的力量將一切細枝末節摧毀、重鑄。
許褚來勢洶洶,倒是龍車先行一步,槍斧輪轉強勢一記橫掃,戰馬上活動遲鈍,許褚來不及格擋,隻好彎腰屈身緊貼馬背,堪堪躲過這一擊。攻擊間固有停滯,正是所謂一力方盡後力未生之時。許褚躲閃起來,停滯倒是不久,反手揮斧,龍車來不及閃躲,格擋之下顯然落得下風——許褚的重斧要比龍車的槍斧重些。
戰場瞬息萬變,許褚反攻原本隻是來救援張遼,不料與龍車交戰忘卻其他。龍車的實力之強,使他不敢分心,同時與強者一戰,使得許褚熱血沸騰。常人應該很難想象和接受那種對戰鬥的渴望,而有的人似乎是天生的戰士,不談力量的部分,可以將生死置之度外,一心一意地進行戰鬥,從不畏懼、退縮。這樣的人是勇武異常,足以成為強大的武將。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這就是許褚現在的狀態吧?
龍車也不閑著,回馬後撤向己方陣營,許褚自然跟了上去,少量的趙魏聯軍士兵在許褚身後跟著,算是為張遼及其大部隊斷後——先前的戰局已定,不是個人的武力可以改變。許褚現在隻能收拾殘局,不能力挽狂瀾。這一逃一追,倒是離遠了,雙方戰馬相當,卻是龍車的武器更輕,戰馬跑起來也更快。
龍車真的是逃跑麼?是速度上的優勢幾乎使他立於不敗之地,因為龍車想逃許褚攔不下他,但是其他人沒這個實力。龍車也不會逃,身為先鋒大將,一開始就逃命成何體統?就算逃走了,羅主也不會放過他。而且,龍車的性格也不會逃跑,戰局也遠遠不到逃跑的地步。
從己方隊伍中拿一麵不算很大的盾牌,一手揮動槍斧,一手擁盾(盾牌在手臂上,那隻手還要拿著韁繩),龍車的戰鬥模式煥然一新。靈域中的武將有這種裝備模式?未知的東西總是可怕的,無論是現實中還是心理上,熱血沸騰的許褚倒是不介意,身為武將衝鋒陷陣其實那貪生怕死之徒?重斧斬出,被龍車躲開了,隻是一擊尚未結束,許褚突然變招,斧頭背靠著蠻力橫掃,同樣高度下龍車完全沒有躲閃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