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封玄奕和太上皇達成了什麼協議,第二日崇親王府的馬車便帶著主人回府了,至於那個瞎了眼的孫茹香,不再有人提起。
封玄奕和慕初妍離開之後,再不管宮廷之中的風雲變幻,他們知道,太上皇會給他們一個滿意的結果。
而宮中自然不會因為他們的離開而恢複平靜,可這時……卻又平靜得有些詭異。
第二日陰雨綿綿,平日裏看起來莊嚴肅穆的乾清宮裏,迎來了意外的客人。
側窗外的芭蕉樹在雨水的衝刷下發出聲響,四季不敗的花朵被打了滿地的落紅,有宮人腳步慌亂的跑出去,將名貴的花草搬了進來。
這場大雨……來得太突然了。
殿中坐著一老一少的兩任君王,除此之外再無旁人,想來談話的內容是不可以讓外人所知的。
新帝這次來乾清宮,就是為了請教自己的父皇,關於孫家,關於孫太後,他到底該如何處置?
孫家隱隱有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勢頭,孫太後又不安份,各家勢力蠢蠢欲動,他真的傷透了腦筋。
“老八……”太上皇長呼一口氣,渾濁的目光中又透著精明睿智:“你可知道朕為什麼到現在還不肯讓你掌權?”
“請父皇明示。”
“因為你還不夠狠,你想得到的東西太多了,愛情、親情、友情、江山社稷,你一樣都不想舍棄,朕跟你說過,做了皇帝,你別無選擇。”
封北野麵色一白,低著頭沒我在說話,他知道太上皇的意思,可他就是不甘心,就是想試試。
“朕說個故事給你聽吧!”
太上皇的聲音虛弱而枯沉,像是沉澱了幾百年的枯樹枝條,被人腳踩後發出的沉悶,此時的他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一代君王,隻是一個講故事的老人。
他的目光透過那顆雨打的芭蕉樹,思緒被拉得很遠很遠……
故事久到大堰建國時,大概八十年前,那時的君王殘暴,民間紛紛揭竿起義,後來的漢高帝便是其中之一。
民間組織多是烏合之眾,真正有實力的隻有漢高帝組織的民兵隊,因組織的首領來自大堰縣,故此命名為大堰民兵隊。
最後也是漢高帝率領的起義隊伍推翻了暴君王朝,建立了後來的大堰朝。
當時國家的人口稀少,田地荒蕪。真的是一窮二白的狀況,然而,北方的突厥選擇了這個時間南下,漢高帝封決塵在處於明顯劣勢的情況下被迫以和親這條緩兵之策,經過幾十年的恢複,到漢高帝晚年時期,國力強大,兵強馬壯,終於等來了複仇的時刻。
漢高帝中期,大堰朝東並朝鮮,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攻突厥,還有張青,李雲平,塞廣等將軍,這些讓外邦聞風喪膽的將軍們。
大堰建國時的影響是深遠的,正是因為大堰朝中期發展的強大,後來登基的嘉元帝才被世人所認可和尊重。作為大堰朝的百姓,當時是非常驕傲的。
漢高帝在後期卻窮兵黷武,造成了巫蠱之禍,從而產生了負麵影響。在臨死之前殺死一個無辜的女人被認為是不明智的,但後來的曆史證明了漢高帝是有先見之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