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緣起(1 / 1)

吾本菩提子,如今千般痛苦,皆因情而起。

千百年前,我本是道惠長老手中一顆菩提子,每日傾聽佛法,剛開始覺得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樣得話很無聊,不過時間一長,倒也能聽進一些。

每日師父都會用那塊黃色絹布將我擦拭一番,在我看來這老和尚很講衛生,可是再怎麼講衛生也不用天天擦吧,每日擦過之後,都會將那塊絹布放在一個長相非常怪異得黃銅盆子裏洗,至少我覺得很怪異,因為它跟其他師兄房裏得盆子都不一樣,奇形怪狀得,身上有幾麵佛像,很大,幾乎要把架子都壓垮了,

記得第一次看到這個盆子的時候,覺得很好奇,就想跳上去看看,可是試了幾次,很鬱悶的發現,我根本近不了盆子的身,每次我一想去看看它就會被盆子四周的光給彈了回來,很疼,可是我依然堅持要去看看,就這樣過了很久,我放棄了,從此,相安無事。

佛家講說不情、不愛、不葷、不酒、不恨、不怨,佛門清地,日子過得也算是輕快,每日清早,師父會帶著修羅他們去講經,但很令我費解的是他從不帶著我去。

直到有一天,清早,師父入了佛堂,拿起那塊絹布,對我擦拭起來,嘴裏還說著我聽不懂的話:“時機已到,你本該有此劫數。”在我還未想清楚這句話是何意的時候,佛堂的大門被人推開了,進來一個人,由於他背著光,看不清他的臉,我隻能認定他是一個和尚,因為他沒有頭發,“師父,人已在前廳等候多時”一出聲,我便聽出是安敏師兄,安敏師兄是師傅的三弟子,長相俊朗,一雙星目,煦煦生輝,為人謙遜,唯一的缺陷就是他是個瘸子,我有時會在想,如果他留起一頭青絲,會是什麼樣子,會像隔壁縣的那個教書先生一樣好看嗎?不,我的三師兄可比他好看到哪裏去了。師父未停下正在擦拭我的手,他的手掌白皙,手指上卻布滿老繭,這便是常年念經留下的證據“他塵緣了,為師不受此徒,早早打發他回去了便是。”師父道,安敏師兄打了個揖“是,師父。”便退了出去,之後還不忘把門輕輕帶上,這一小插曲過後,便是一陣沉默,師父將絹布放進盆裏輕輕揉搓,仿佛怕把絹布弄碎了似的。接著,放下絹布向我走來,拿起我推門出去,山林裏的晨曦很模糊,要到卯時才能看到一點星星的太陽光,這件事在我還是一棵川穀的時候便已知曉。

我是名字叫川穀的草本植物製成的一串星月念珠,本是由道惠長老的師父去到西域之巔采回,細細打磨製成,我表麵布有均勻的黑點,中間有一個凹的圓圈,狀如繁星托月,成周天星鬥,眾星捧月之勢,故名星月菩提子。被稱為菩提“四大名珠”之一。其他幾個分別是鳳眼菩提,龍眼菩提,金剛菩提。

鳳眼菩提是菩提子的一種,因芽眼如目,固稱“鳳眼菩提”。原籽藏式—鳳眼菩提風眼菩提子念珠,每個珠子的上麵都有一顆眼睛,如打開內有果肉,法王仁波切曾講用鳳眼菩提子念珠能使念誦的功德曾長千萬倍。

金剛菩提,金剛子據佛教書籍介紹謂金剛樹所結之子,也有說是菩提樹所結之子,甚為名貴。金剛,則為堅硬無比,無堅不摧之意,有可摧毀一切邪惡之子。

龍眼菩提,每一粒上均有一三角狀眼。龍在佛教中有特殊的意義,如“龍象”比喻菩薩的威儀,“龍應”,謂觀音菩薩三應之一。龍梵語音譯為“那伽”,具有呼風喚雨的能力,也是守護佛法的護法。龍眼菩提,尤其是印度龍眼菩提,是難得之物,即是修練者必備物品。又是驅邪增慧之品力。密宗修練練金剛部吋須用金剛子念珠。金剛子佩帶身上,驅邪避禍之力較強,可增吉祥。

------題外話------

我是新人,請各位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