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今兩千五百多年的春秋時期,周朝政權日益衰落,各諸侯國間互相征伐,烽煙四起,其中以齊、晉、楚、宋、秦五國最為強盛,稱霸一方。
在當時的魯國,有一位十分勇猛的武士,名為孔紇(he),字叔梁,雖然年過40,卻孔武有力,健壯非凡。據說在一次攻城戰中,魯國軍隊攻入敵國城池,半途卻被一道大鐵閘所截,孔紇雙臂頂閘而起,助軍隊入城,因此戰功,孔紇被封為陬邑大夫(相當於將軍)。
孔紇不但武藝非凡,且人品出眾,博學多才,喜歡博覽群書,閑時鑽研武藝。他的妻子施氏,為他生有九個女兒。
奈何古人以“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孔紇膝下無子,對此十分苦惱。不久他再娶了一妾,終於生下了一子,於是十分歡喜,取名為伯尼,小名又稱孟皮。他的正妻施氏對此十分嫉恨,常趁孔紇出外,欺辱孟皮兩母子。
一次孟皮獨自在後院攀樹玩,不幸腳下一滑,從樹下墜落,頓時腿腳折傷,摔成骨折,從此需拄拐行走。孔紇於是終日歎息。
一日,孔紇聽人說城中有位叫顏父的老先生有五個女兒,個個才貌出眾。於是,這天孔紇便帶著賀禮,前去提親,希望娶得一位賢惠妻子,相夫教子,延續祖宗後代。
顏老先生聽說過孔紇的人品和事跡,對他十分欣賞,於是對女兒們說:“孔紇將軍英勇過人,才智雙全,為魯國立下無數功績,是個英雄人物,今天前來提親,我也十分歡喜……眼見你們都長大成人,已經到了婚嫁的年紀,我就讓你們自己選擇,誰願嫁給孔將軍?”
五位姑娘麵麵相覷,鳳眼微眨,心裏各有遐想。其中最小的小女兒,名叫顏徵在,為人善良,知書達理,年僅170她曾聽父親說起孔紇的事跡,對這樣的英雄十分仰慕欽佩,便向父親俯身行禮,說道:“徵在願意聽從父親的安排……”顏老心中一怔,明白了女兒的心意,於是十分歡喜,便將小女兒徵在許配給了孔紇。
徵在嫁到孔紇家中,雖老夫少妻,卻相敬如賓,十分恩愛,不久便傳出了懷孕的喜訊。施氏看在眼裏,十分妒恨。明慧賢仁的徵在每日擔憂腹中孩子的安危,又不願傷害家庭的和睦,於是提出想要到山野郊外養胎,直至誕下孩兒。
孔紇起初十分不願,但徵在執意堅持,想起自己公務繁忙不能時常陪伴左右,孔紇隻好答應。於是命令手下在城南風景秀麗的尼山山腰,找到了一個寬敞的石洞,稍加改造,布置好日常被鋪,安排好婢女,每日三餐送食,這才安心。
公元前551年的一日清晨,薄霧迷蒙,金黃色朝陽照遍大地,在微風徐拂的尼山上,忽然傳來一聲清脆的嬰孩哭啼!勝似良辰清鍾,宛如警世翠鳴,傳遍天地……
因為他在山間降生,所以父親孔紇便為他取名為丘,又與尼山有緣,所以取字為仲尼。他便是日後被世人喚做千古聖人、萬世師表的孔老夫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