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
感冒是感受風邪病毒而致的鼻、咽、喉部急性炎症的總稱。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在身體過度疲勞、著涼、抵抗力低下時容易染發此病。病人有咽喉發癢、鼻塞、流涕、咳嗽、頭痛、發熱、全身疲倦、四肢酸痛等症狀。可分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兩類。前者主要指鼻病毒、冠狀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病情輕,多在數日內經充分休息而自愈。後者又稱“時行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具有高度傳染性,可造成暴發性流行。起病急,全身中毒症狀明顯,重者可並發肺炎。
【方劑1】鮮蔥頭5個,淡豆豉10克,生薑3片。
【製用法】將蔥頭切碎共水煎服。
【適應證】風寒感冒。
【方劑2】枳殼5克。
【製用法】防風、荊芥、前胡、柴胡、羌活、桔梗各10克,川芎3克。水煎服。
【適應證】同上方。
【方劑3】白胡椒末、蔥白各適量。
【製用法】煎湯乘熱服下,蓋被而臥,汗出即愈。
【適應證】同上方。
【方劑4】鮮橘皮30克(幹品15克)。
【製用法】將橘皮加水3杯,煎成2杯,加入白糖適量。趁熱喝1杯,半小時後加熱再喝1杯。
【適應證】同上方。
【方劑5】紫蘇葉30克(幹品),生薑5片。
【製用法】水煎服,每日2劑,連服1~2天。
【適應證】重感冒。
【方劑6】芝麻醬、紅糖各適量,茶葉1撮。
【製用法】將三者調勻,以沸水衝泡,熱服加被得汗止。
【適應證】外感初起。
【方劑7】生薑2片,茶葉3克,紅糖10克,食醋3毫升。
【製用法】上藥放在茶杯內,沸水衝泡5分鍾後內服,每日3次。
【適應證】風寒感冒。
【方劑8】荊芥、蘇葉、生薑各10克,茶葉6克。
【製用法】文火煎煮約15分鍾後,加入紅糖30克,待溶化即成。
【適應證】同上方。
【方劑9】竹葉12克,杏仁、連翹各10克,薄荷3克。
【製用法】水煎服。
【適應證】風熱感冒。
【方劑10】柴胡、葛根、連翹、桔梗、炒杏仁各10克,銀花、黃芩各12克,薄荷6克,鮮蘆根、板藍根各30克,橘紅9克,甘草5克。
【製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
【適應證】同上方。
【方劑11】銀花20克,茶葉6克,白糖50克。
【製用法】水煎,每日1次,連服2~3天。
【適應證】同上方。
【方劑12】鮮薄荷葉若幹。
【製用法】搗爛,敷於合穀穴或另加大椎、曲池穴。
【適應證】同上方。
【方劑13】柴胡、紫蘇葉、葛根各9克,黃皮葉15克,貝母6克。
【製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3次服下。
【適應證】同上方。
【方劑14】白芷、豆豉各10克,生薑3片,蔥白6克,大棗3枚,甘草5克。
【製用法】水煎服。
【適應證】各種感冒。
【方劑15】荔枝肉30克,黃酒適量。
【製用法】用酒將荔枝肉溫煮,趁熱服。
【適應證】氣虛感冒。
【方劑16】黃芪72克,炒白術、防風各27克。
【製用法】共研為末,日服3克,連服1月。
【適應證】體虛感冒。
【方劑17】香薷、佩蘭、川樸備10克,炙枇杷葉12克,鴨蹠草20克。
【製用法】水煎服,每日2次。
【適應證】暑熱感冒。
【方劑18】金銀花18克,連翹15克,扁豆花12克,黃連、佩蘭、藿香各10克,香薷6克。
【製用法】水煎服。
【適應證】同上方。
【方劑19】紫蘇葉、生薑各5克,陳皮、半夏、厚樸各10克,藿香、白芷、白術、神曲各15克,大棗2枚。
【製用法】水煎服,連用2~3天。
【適應證】胃腸型感冒。
【方劑20】板藍根、鮮蘆根各30克,葛根15克。
【製用法】水煎服,每日2齊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