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二章:再世(1 / 2)

誰識前世路,誰唱再世歌。

良辰難再現,遺恨積幾多。

日月有朝或離散,珠光能照幾前程。

倘有輪回人不老,何故東海覓仙人。

今朝不妨弄舟去,有酒不問杏花村。

。。。

小鎮北麵一處破敗的茅屋裏,少年蜷縮在一堆亂草中。

少年自見了女孩那眉間一痣,心有觸動,記憶片段陸續紛至。

同時,少年也是極度困惑,極度心驚。

自己是剛從芊的墓地離開,至斷崖輕生,欲追隨她而去,可是輕生未成,剛在包子鋪又看到芊還活著,而且還是個小女孩,可自己已經是個垂暮老朽了,這又如何可能?他也曾疑心自己是在夢中,但是身體不時傳來的,斷崖處摔跌出傷痕的疼痛,讓他確信不是在夢中。

想來自己與那斷崖也是頗有淵源,年輕時,在那就曾跌落過,而這次,明明就是暮年的自己跳下去的呀。

想到這,他突然起身,走向屋外的那個湖。

結冰的湖麵,他探出身子,雖然漫天飛雪,然傍晚時分依舊清晰可見冰麵上二十來歲少年的英俊輪廓。

少年一下子跌坐在湖邊,腦海一片混亂,頭愈疼愈烈。

許久他緩回一點神來,再次看了下冰麵上的自己,沒錯!是個少年。

難道,我會再活一世?

難道,我所記得的前世裏,發生的一切,都會重新來過?

如果不是這樣,那些記憶又為何如此真切?

少年轉向湖畔的一株大樹,他記得那樹的旁邊,他曾刨得一顆明珠,現在,那明珠還會在嗎?少年剛欲伸手又撤了回來,看看天色內心思忖:今夜見!便折回茅屋。

此時,少年無暇去感受眼下的饑腸轆轆,記憶之流在腦海中一時奔湧如潮。

。。。

少年記起此小鎮名桃花鎮,鎮南那山稱作小蓬萊,山南與桃花鎮隔山相望的,便是自己的家鄉雙星鎮。

他還記得家鄉的一個傳說:

傳說天庭文武雙星,曾遊曆至一座山頭,山間風景秀麗,雲霧繚繞,山腳碧水依侍,川流浩浩,二仙登上山頂,見山南有一小鎮,鎮中人人勤勉,個個向善,遂頻頻點頭,用手指在鎮子上方虛空一劃,哈哈一笑踏雲而去。走的時候將口中吃剩的桃核隨手一拋,落在了山北麵的另個小鎮。

從此,山南的小鎮曆朝曆代,屢出定國安邦的文臣武將,遂名雙星鎮。

山北的另個小鎮那以後,每年春來,萬頃桃花,遊人夾道,四野飄香。遂名桃花鎮。而且小鎮的姑娘一個比一個漂亮,於是經常有山北的女子嫁到山南,一對對郎才女貌,祖祖輩輩傳為佳話。

而兩鎮之間的山,因一麵背水,又曾有仙人駕臨,被叫做小蓬萊。

少年還記起,自己自小便在雙星鎮外公家長大,從沒見過親生父母,每有問及便被外公以外出經商,一語帶過。久之便也不再提及。

少年天資聰穎,文韜武略過目不忘,且生性頑劣,每不出一年半載必換先生,先生都被他整得氣的不行,同時也是沒啥可教的緣故,久之,少年便成了鎮上的“王”。年輕一輩才俊,無出其右。倒是後來,有位路過雙星鎮的的先生,學識武功底蘊非凡,教了他三年,令少年心悅誠服,後因接到一封書信,匆匆離去,走時先生取出一幅畫交給少年,囑其日後如遇畫中之人,務必關照。少年也沒太在意,將畫收起。卻是那位先生,因師徒情深,惹得少年甚是想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