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與陣(1 / 1)

望月山,位於落雲市附近的一處風景秀麗的景區中,從市裏驅車前往的話大約需要三個小時的車程,如果是節假日的話這裏會有很多人來登山觀景,但今天是工作日,正常情況下應該不會有人來此遊玩,更別提現在是淩晨十二點了,可是此時卻有一個人影沿著一條山間的石板路不斷地向前走著,這條石板路是通往望月山山頂的主幹路,因為是月圓之夜,月光將石板路照得一片雪白,而這個人披著一件白色的鬥篷,帽簷壓得很低,看不清五官,使其整個人仿佛與石板路融為一體,如果不是他身後不斷扭曲起伏的影子,很可能會被誤認為是徘徊在山間的遊靈。石板路的兩旁是茂密的樹林,同樣由於月圓之夜的原因,樹下的陰影也顯得格外深邃。

人影突然在山路上停了下來,輕微的晃動了一下,他抬起了頭,露出了一張英俊的麵容,這是一個十八九歲的少年,高挺的鼻梁薄薄的嘴唇,可能是由於月光的原因,他的臉顯得過於蒼白,他失神的看著前方,看著前方雪白的石板路,亦或是天空中高懸的明月。少年就這樣呆呆地站著,呆呆地望著,一陣風吹過,周圍的樹枝一陣搖曳,路兩旁的陰影也跟隨著在地麵上舞動,可是少年卻絲毫沒有受到影響,甚至連他身上的鬥篷都沒有晃動,每當風吹來的時候,原本純白的鬥篷上就會顯現出一些淡淡的紋路,整個鬥篷也會散發出淡藍色的光華,而當風停止的時候,鬥篷上的藍色光華也隨之消散,鬥篷逐漸變回之前的純白色,正是這鬥篷散發出的光華將吹到少年附近的風抵消掉了!不知道過了多久,少年的眼中閃過一絲光彩,原本暗淡的目光變得堅定了許多,少年重新邁開了腳步,一步一步繼續沿著石板路向山頂走去,他的影子也繼續在石板路上扭曲,起伏著,隻是在少年剛剛駐足的石板上卻留下了一灘液體,在月光的照耀下反射出猩紅的光彩……

少年終於走到了石板路的盡頭,來到了山頂了。山頂上空空蕩蕩,隻有一個半徑約兩丈的石台,據說這個石台是天然形成的,古代的帝王常常會來此祭祀,向天地祈禱一年的風調雨順。站在山頂向下望,山下是一片朦朧的樹海,少年登上石台,來到石台的中央,他抬起頭凝視著天空中的月亮,不知為何,他明明是個少年,臉上卻沒有絲毫稚氣,反而透露出一絲滄桑。少年默默的從懷中取出一個手掌大小的扁平的圓環,圓環是石製的,上麵沒有一絲雕琢的痕跡,仿佛是天然形成的,少年將石環放到左手上,右手食指和中指放在石環上,一邊從嘴中輕輕的吐出幾個古怪的音節,右手手指一邊沿著石環邊緣滑動,而在他手指滑過的地方石環上會浮現出一個一個古樸的文字,並發出淡淡的白色光芒。少年用手指在石環上滑動一圈,石環上便留下了十二個奇形怪狀的文字,然後少年將石環舉到頭頂透過圓環中間的空洞再次望向天空中的月亮,月亮仍然高懸於空中,隻是在它的旁邊居然還有一輪月亮!而且是血紅色的!透過圓環可以發現那一輪血紅色的月亮正在向另一輪白色的月亮緩緩移動並逐漸重疊,在它們交彙的地方有一條黑線,與其說是黑線,更像是一條裂縫,而在裂縫的下麵則是無盡的深淵。“門開了,還有一柱香的時間嗎?嗯,足夠了。”少年淡淡的說到,他後撤一步單膝跪下來,將石環放在石台上,也就是石台的中心位置上,然後從懷中取出一個小袋子,他將袋子上的繩子解開,袋中裝著許多白色的仿佛沙粒一樣的東西,他將袋子中的“沙粒”緩緩向圓環的中心傾撒,而落在圓環中心的“沙粒”並沒有聚集成堆,反而像是活了一樣,以圓環為中心分成十二條路線向石台四周遊動。少年仿佛沒看到一樣,專注的向圓環中傾灑著袋中的“沙粒”,不一會袋子便倒空了,然後袋子從少年的手中滑落,“呼”的一聲在空中燃燒起來,並在落地前燃燒殆盡,也不知這袋子是用什麼材質製成的,燃燒過後居然沒有留下一絲灰燼。少年撿起地上的石環,揣入懷中,並緩緩地站起身來,他掃視了一遍眼前的石台,石台上的“沙粒”已經停止了遊動,都穩定了下來。少年低喝一聲“現!”,隻見地上的“沙粒”都發出白色的光芒,此時方能看出在石台之上出現了一個圓形的陣圖,正好覆蓋了石台的表麵,隻是陣圖並不完全,在陣圖的東南西北四個方位各有一處空缺,而在陣圖的中心,也就是少年腳下,也有一處圓形的空缺。少年走到陣圖東邊的空缺前,再次單膝跪地,左手伸入懷中取出一把匕首,並在右手掌心之中狠狠劃了一刀,頓時殷紅的鮮血便湧了出來,少年快速地用自己的鮮血在空缺處寫下一些奇形怪狀的文字,而這些文字又組成了一個奇怪的圖案,或許少年本來就是在畫一個圖案,接著少年又分別在陣圖的南、西、北三處空缺處畫下一些各不相同的圖案。最後少年在整個陣圖的邊緣處均勻的放置了七張空白的紙符,做完這些之後少年站起身來,可是他剛站起來就突然的咳嗽了幾下,盡管咳得很輕,但是看得出來他很痛苦,咳完之後他感覺嘴角有點濕潤便用手背擦了一下嘴角,然後他看著手背上的快要幹涸的液體,再品味了一下嘴中的腥味,輕笑了一聲“看來要抓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