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知識
說到心理,許多人會認為心理很神秘,看不見,摸不著,是一些無法確定的神秘現象。實際上這完全是誤解。心理雖然屬於精神範疇,不像物質那樣直觀,但它也可以通過某種途徑測量或反映出來。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我們都是業餘的心理學家。
(第一節)心理學
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心理現象及其發生、發展規律的科學。
認識、情感或意誌過程統稱心理過程,這三個過程是相互聯係、相互促進,統一在一起的。由於個人的先天因素不同,生活條件不同,所受的教育影響不同,所從事的實踐活動不同,因此這些心理過程在每一個人身上產生時又總是帶有個人特征;這樣就形成了每個人的興趣、能力、氣質、性格的不同。譬如,各人的興趣廣泛性,興趣的中心、廣度和興趣的穩定性不同;各人的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思考力不同;有的能力高,有的能力低;各人的情感體驗的深淺度,表現的強弱克服困難的決心和毅力的大小也不同。所有這些都是個性的不同特點。人的心理現象中的興趣、能力、氣質和性格,稱為個性的心理特征。
心理現象的各個方麵並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互相聯係著。不僅在認識、情感、意誌過程之間,而且在個性心理特征和心理過程之間也密切聯係。沒有心理過程,個性心理特征就無由形成。同時,已經形成的個性心理特征又製約著心理過程,在心理過程中表現出來。例如具有不同興趣和能力的人,對同一曲歌、同一幅畫、同一出戲的評價和欣賞水平是不同的;一個具有先人後己、助人為樂性格特征的人,往往表現出堅強的意誌行動。
事實上,既沒有不帶個性特征的心理過程,也沒有不表現在心理過程中的個性特征。二者是同一現象的兩個不同方麵。我們要深入了解人的心理現象就必須分別地對這兩個方麵加以研究,但在掌握一個人的心理全貌時,是兩方麵結合起來進行考察的。
總之,心理學是研究心理過程及其機製、個性心理特征的形成過程及其機製、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特征相互關係的規律性的科學。其性質是兼有自然科學性質和社會科學性質的中間科學。
(第二節)心理現象
人的心理現象是多種多樣的,它們之間的關係也是非常複雜的。但是心理現象是人們時刻都在產生著的,因而也是每個處於清醒狀態的人所熟悉的。
人在一切活動——勞動、學習和遊戲中都有心理現象。比如,聽到樹葉的沙沙聲;看到光亮、顏色;嚐到味道,聞到氣味,摸到物體知道軟硬、冷熱等都是感覺。在這些感覺的基礎上,能辨認出這是刮風、陽光,那是花朵、果實等等,屬於知覺。在離開了刺激物的作用以後,原來聽過的話語,看過的某些圖形、物象仍“話猶在耳”、“曆曆在目”,這就是記憶。人不隻能通過記憶把經曆過的事物回想起來,而且還能想出自己從未經驗過的事物,這是想象。憑借人特有的語言,通過分析綜合、判斷事物的本質及其發生、發展的規律,即是思維。
感覺、知覺、記憶、想象、思維都是屬於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活動,都是為了弄清客觀事物的性質和規律而產生的心理活動,這種心理活動在心理學上統稱為認知過程。
人在認識客觀事物時並非無動於衷,常常會產生滿意和不滿意,愉快或不愉快等態度體驗,這在心理學上叫做情感或情緒。除此之外,人還能夠根據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認識自覺地改造世界。人能夠根據自己的認識確定行動目的,擬訂計劃和步驟,克服各種困難,最後把計劃付諸行動,這種自覺地確定目標並力求加以實現的心理過程,叫做意誌過程。
總之,認識、情感、意誌這三個心理過程是相互聯係、互相促進,統一在一起的。而人的心理現象中的興趣、能力、氣質和性格,又統稱為個性的心理特征。
(第三節)健康的含義
古往今來,人人都希望健康。因為健康總是與家庭的幸福、學業的成功和社會的發展聯係在一起的。有人曾這樣描述:人生有兩大意願,一是家庭幸福,二是事業有成。如果家庭幸福為10分,事業有成為100分,那麼健康就是0前麵的那個“1”,可見沒有健康一切都無從談起。什麼是健康?什麼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標準是什麼?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有什麼關係?心理健康教育和素質教育是什麼關係?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任務、途徑、原則和方法是什麼?下麵將探討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