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午夜思考(1 / 2)

青春的花開花謝讓我疲憊卻不後悔,四季的雨飛雪飛讓我心醉卻不堪憔悴。輕輕的風青青的夢,輕輕的晨晨昏昏,淡淡的雲淡淡的淚,淡淡的年年歲歲。帶著點流浪的喜悅我就這樣一去不回,沒有誰暗示年少的我那想家的枯澀滋味……伴隨著沈慶所唱的《青春》,使我很快的進入了夢鄉。

不知道睡了多久,被震耳欲聾的聲音喊醒,醒來發現我對床躺著的室友劉龍在大聲地背誦物理題,此時此刻我沒有了一絲睡意,非常清醒地聽著他大聲地背著。問題的提問,解題的過程……每步都是那麼詳盡,我想繼續往下聽聽看他後麵要背誦什麼的時候,發現他的呼嚕聲逐漸響起。此時我覺得毛骨悚然,聽說背誦古詩詞的、背誦政治的、背誦英語的,這一次長見識了,這可是背誦物理題,是淩晨熄燈大家都睡著的時候,可怕的是一個人在睡著的時候還背誦著,那白天學習得學到什麼程度晚上才能達到這種境界,我對此很驚歎。

突然寢室裏議論聲響起,這才發現,除了鼾聲正濃的劉龍大家都被剛才的聲音喊醒了,隻不過剛才都像我一樣蒙了,都在虛心地“學習”這難得的講解物理題。升彭說:“這家夥就是牛x,睡覺就把我上課都聽不懂的物理題給背出來了,真是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啊。”他說的其實我也是讚同的,因為有些人就是這樣,白天在老師講課的時候就認真聽聽,偶爾也和大家一樣上課散漫一下,等到了自習課的時候多數時間開始睡覺,但是人家成績就是好,每次考試成績就是高。至少表麵上看大家都是同樣的努力,同樣的吃喝拉撒睡,為什麼會有這麼明顯的差距呢?一點點很正常,但是差距太大肯定說明問題,如果不是在遺傳基因方麵找原因,那就需要在學習方法上找原因了。

大家議論紛紛,造成劉龍同學“入魔”的原因應該是還有幾個月就高考了,最近壓力大才導致這樣的。由於明天上早自習需要早起,睡覺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最幸福的事情,尤其是在覺不夠睡的情況下,特別是最近複習很累,睡覺顯得格外重要,所以大家隻是說了十幾分鍾就開始陸續沒了聲音,看到枕邊的耳機,才知道睡覺前聽mp3裏麵歌曲忘記關閉機器了,關上mp3電源,我也準備開始休息,這時發現原本的困意已經消失不見了。

一個人在床上翻來覆去怎麼也睡不著,還有幾個月就開始高考了,有種莫名的恐懼湧上心頭,或許因為對未來的迷茫,也或許是如果考不上大學不知道以後能幹什麼,對未來有了一種迷茫。胡思亂想著,想以後如果考不上大學該怎麼辦?擔心不讀書可能會回家種地,繼承爺爺、爸爸的種地手藝,也可能以後就會在家放羊、生娃,娃長大了如果再考不上大學可能還會放羊、生娃,想想這些事情都可怕,更可怕的事情莫過於即使我想回家種地但到家也沒有我的地,因為按當時分地政策沒有分我土地,農村分地是按每個鄉鎮進行分的,而每個鄉鎮是按照本鎮人口多少進行人均分配的。

我們鄉鎮和附近幾個鄉鎮比較,土地麵積比其他鄉鎮要小一些,但是人口總數比其他鄉鎮要多一些,所以人均分下來的土地就少,由於分地時候我已經出生了,但是沒有達到分地的年齡,所以分地依然沒有我的份,隨著時間的推移,20多年過去了,農村的新生人口依然沒有土地,但是出生後雖然沒有土地但戶籍確是農村戶口。這期間不斷有老人相繼離世,他們的土地有的由子女繼承,子女不在身邊在城市打工的有的就贈予親屬,有的就把土地賣掉。這樣就出現了一種現象,土地還是原來那麼多,留在農村的人口越來越少,仍然是有的人地多,有的人地少,還有的人像我一樣,拿著農村戶口卻沒有屬於自己的土地,回家種地的想法就這麼在無情的現實麵前打消了。

如果我不回家種地我還能幹什麼呢?想來想去,認為可以回家開個小賣店(北方或稱為倉買),可以去牧校學習後回到村裏當一名獸醫,也可以去衛生學校學習後回到村裏當一名鄉村醫生。鄉鎮下屬的行政單位就是村了,有的村大,有的村小,每個村子起的名字都各有特色,我家鄉的村子就叫雙勝村,至於為什麼叫作雙勝村,記得小時候放學時候聽村裏一位放牛的老人說過,說是當年中國把日本鬼子趕出了中國,這是一次勝利,把國民黨打跑了,這是第二次勝利,所以當時的鄉鎮領導給咱們村子起名字叫雙勝村。類似這樣的取名理由有很多,所以周圍的村子名字也都有自己的特色,現在想來,真的很佩服當時鄉鎮領導的聰明才智,感覺他們不僅有文化,而且還很有智慧,要不怎麼能起出來這麼好聽又有典故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