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巴黎塞納河畔的盧浮宮,是世界知名度最高的一座藝術博物館。它以其燦爛輝煌的曆史、豐富珍貴的文物而著稱於世,不僅是法國文化傳統的象征,而且也是世界傳統文化的代表。“遊歐洲,不能不到巴黎;遊巴黎,不能不到盧浮宮”,已成為一句名言。盧浮宮從1793年開放以來,它那炫耀奪目的眾多珍藏,不知傾倒了多少觀眾,它的魅力,征服了所有參觀者。

盧浮宮建築本身,是法蘭西王朝的曆史見證人。13世紀初,法王菲力浦·奧古斯特下令在一座原皇家大牢的原址上大興土木,一座古典主義的壯觀的城堡古塔,在這座古老的城市中矗立起來了。16世紀前半期,法蘭西斯一世開始把她改建為文藝複興式的宮殿。後來,又經過亨利四世、路易十三、路易十四和拿破侖三世的屢次改造,完成了盧浮宮的現存建築。它的總麵積達19.7萬平方米,可展麵積達4.5萬平方米。

盧浮宮的收藏開始於法蘭西斯一世。在此之後,這座宮殿的主宰們,又陸續為盧浮宮增添寶藏。一直到路易十四,這位被稱為“太陽王”的藝術品收藏癖者,在盧浮宮居住了17年,買下了幾乎所能買到的所有歐洲各派的名畫,如拉斐爾的《巴達薩列·卡斯提尼奧尼肖像》,卡拉瓦喬的《聖母之死》《卜者》,提香的《戴手套的青年》等,這成了這位“太陽王”名垂青史的不朽業績。以後,拿破侖用槍炮繼續為盧浮宮增加收藏,他把所有被征服國家最好的藝術品都運進了盧浮宮,其中包括拉斐爾的《聖母的婚禮》,喬·凡尼的《聖母哀子像》等。在拿破侖的影響下,法國的外交官、教士、商人繼續把搞到手的埃及、希臘、意大利、波斯、巴比倫的文物,塞進盧浮宮裏。

目前,盧浮宮的藏品總數達到40萬件。它包括了古埃及、古代東方各國、古希臘、古羅馬的文化藝術作品,包括了歐洲中世紀和文藝複興時期的文化藝術作品,包括了此後法國、意大利、西班牙、荷蘭、法國和英國的繪畫傑作,充分地體現了人類曆史的源遠流長,世界文化的光輝燦爛。它由古希臘、羅馬藝術館,古代東方藝術館,古埃及藝術館,歐洲中世紀、文藝複興和近代藝術雕刻館,曆代繪畫館和美術室等6個部分組成,每部分都是一個獨立的博物館。在這裏,人們可以看到從古到今許多藝術大師的作品,從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以及波斯帝國等東方文明古國的藝術品,到中世紀文藝複興時期的代表作,特別是法國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印象主義和現代派所有著名大師的作品,幾乎全部收藏於此。盧浮官的收藏就是一部活化的藝術史,使人們除了品味其收藏品的藝術魅力外,還獲得了豐富的百科知識。

古代東方藝術館對世界學術界的貢獻極大,此室儲藏的古物是最多的,達8萬多件,古文物主要以兩河流域的亞述、蘇美爾為中心。這裏陳列有珍貴的楔形文字——西亞泥版文書,有著名的“漢謨拉比法典”。流連其中,你會領略到古代東方民族那高度的文明和智慧。其豐富的藏品、珍貴的文物為了解早期人類的生活場麵,研究人類文明的起源,提供了極為重要的資料。

古埃及藝術館約有古埃及文物35000多件,藏品相當豐富,是研究古埃及文明發展史的重要寶庫。展室中,神秘的斯芬克斯像端莊地凝視著參觀的人群,你會感到曆史的深不可測;那些正襟危坐的帝王像,顯示了古埃及王者那叱吒風雲的神采;從那些神話及宗教遺物中,你能了解古埃及人的宇宙觀和道德觀;對那些死亡之書和石棺雕刻,你會驚歎古埃及人發達的想象力。這裏還有許多反映古埃及人日常生活的藝術品,著名的作品有“書記坐像”及“搬運供品的侍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