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LIGHT TAVERN!(在那暮光酒館!)
Their warrior's swords forever shine on,(勇士們的寶劍將永遠閃耀,)
TWILIGHT TAVERN!(在那暮光酒館!)
Welcoming our brothers at the break of dawn!(在破曉時分歡迎著兄弟們的!)
TWILIGHT TAVERN!(是那暮光酒館!)”
演唱完這一段歌詞之後,馮龍德等人、初音未來等V家歌姬們以及表演台下的觀眾們不約而同地集體吼道:
“TWILIGHT TAVERN!(是那暮光酒館!)
TWILIGHT TAVERN!(是那暮光酒館!)
TWILIGHT TAVERN!(是那暮光酒館!)
TWILIGHT TAVERN!(是那暮光酒館!)”
可以說,這首歌用最為直接的方式,向聽眾們展示了北歐傳說之中的瓦爾哈拉英靈殿——每天都要麵對麵地進行你死我亡的血戰,到了晚上他們又恢複成沒有受傷的模樣不分敵我一起歡宴狂飲,恰恰體現了體現了古日爾曼蠻族所向往的理想生活,那就是白天戰鬥晚上豪飲,無所畏懼地迎接挑戰這是以勇敢為無上之美德、以戰死為無上之光榮的北歐勇士們所能想象得到的最美滿的生活,其維京人們那持續不懈的戰鬥精神以及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豪邁形象由此可見一斑。
秉承著相同悍勇理念甚至更為甚之,領導著條頓營地的馮龍德以及他的資深死黨們自然就會選取如此勁爆狂放的維京風歌曲,恰恰就體現了他們對於死亡並沒有那麼過於畏懼的想法。
關於死亡......太多太多的哲學家與學者們都對於這個萬物皆有的結局進行過多多少少深淺都有的研究,並且這同時也是一個絕大多數人所不願意主動去觸及的話題......原因無他,智慧型生命最為古老與原始的情緒即為恐懼,而最先出現而濃厚的恐懼,即為對於未知的恐懼。
但凡具有智慧的生命,如果能夠形成文明的話,他們都會永遠處於一種不斷探索與進步的過程中,將未知變成已知的,再將其徹底征服;而在對於死亡這個方麵上,總會有那麼一群沒多少知識水平卻可不住地招搖的家夥們認為,他們都會想當然地以為,絕大多數瀕臨死亡的人,都會覺得那麼什麼都沒有,不管是北歐神話或者古日耳曼神話中的人們死後能夠到達的肆意飲酒與戰鬥的廣闊供電,還是基督教與伊斯蘭教中所提及的人人善良和睦而且安寧祥和的天堂,在他們那永遠不願意張開仔細看看的眼中都被看成了是在試圖為死亡描繪出一種‘更好’的光景,變成所謂的希翼和寄托來讓人期盼著在殘酷的現實生活當中所無法相遇的美好事務在死後能夠成為真實的......然後等到死亡真正降臨的時候,他們就會自行腦補不論是多麼虔誠的人都會在最後一秒開始感到驚慌和恐懼,自行認為他們墜落到了一片無法行動的黑暗之中無法發出聲音被外人聽到,隻能慢慢失去意識......
然而現實呢?現實永遠都跟這些恐怕知識水平連高中上起來都吃力的廢物所妄想的是不一樣的,神祇是真實存在的,輪回轉世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存在的(與人間之裏接壤的地獄裏的閻羅【蘿】王與死神就是明證),人死了並不一定意味著徹底的終結,至少對於朱衡宏這個條頓華裔鐵皮屍巫來說,他當初戰死的時候僅僅隻是感受到了突如其來的疼痛,來不及做出更多的反應就戰死沙場,如果沒有馮龍德做主將他與其他陣亡條頓士兵轉生的話,那麼他的靈魂按照正常流程也會進入地獄接受閻羅王的審判,洗幹淨記憶後直接輪回轉世去也......硬要說的話,朱衡宏自己的體驗就是死亡後隻有平靜,何來什麼畏懼與惶恐?那樣跟活著的時候有個毛線的不一樣?也是,沒有真正經曆過死亡的人永遠都煞有其事地認為死亡是很恐怖的,具有宗教信仰的都有毛病,因為那是所謂的封建迷信,這也就隻有社會底層沒多少知識沒多少見識也沒多少腦子的貨色所能思考出來的最為深奧的東西。
用自己年輕所以衝動、因為無知而自大的所謂理由而進行抬杠來彰顯自己知道很多,這種故意追求特立獨行的智障行為隻會顯得施行者相當傻逼到了極致,並且真實並殘酷的現實也會讓他頭破血流,注定他隻能是社會中最為底層的存在,隻能通過妄想來滿足他的那些癡心妄想了。
或許在外麵世界中,有太多太多的人會這麼做,同時也不會有多少企圖改變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好的想法;但對於馮龍德,他的資深死黨們,他的部屬們,他的領民們,以至於幾乎所有跟他有所交集與接觸的人們,卻不會這樣。
想要過得好,就要自己去努力拚搏,隻會抱怨是毫無用處的,這就是條頓人再見怪不怪的常識。
同時,這也是馮龍德的常識,也是他為什麼能成為一個實力不弱的不死君王、並且領導著不斷壯大的條頓營地的最主要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