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衡帝暗地裏鬆了一口氣,滿以為這回能消停一陣子,誰知世家們取得了初步的勝利,氣焰更甚,咬死了謝顯不撒口。
玉衡帝一氣之下下旨將謝顯罷職免官,世家們這才算消了心頭之恨。又寫詩的寫詩,畫畫的畫畫以詩寄情,紛紛表達了對謝顯的鄙視與不滿,儼然是全民公敵的待遇。
謝家一時間門可羅雀。
謝顯被免官,世家們也沒再追究潘朔,誰都知道那就是個棒槌,這次扳倒謝顯還多虧了他,是打入敵方內部的我方功臣,除了禦史大夫職責所在,世家根本沒人追究他。
可玉衡帝不幹了,就因為這棒槌把他耿直的黃門郎給連累了,又是一氣之下把潘朔也給罷了官。
沒辦法,天天對著這貨,一時半會他這沸騰的怒火是消不了了。
由蕭寶信稀裏糊塗掀起這麼一場朝廷震動,就此落幕。若非說從中得到好處的,其實也就一個人。
楊劭。
老宋家人一慣的自相殘殺,從開國算起能坐到皇位上就沒有手上不沾血的,江夏王生性奢侈,在銀錢上大大咧咧,如黃河決堤一般,可是服侍皇帝一向卻是謹小慎微,揣摩聖意行事,生怕一個楣頭杵玉衡帝臉上,把老宋家骨子裏那點兒骨肉相殘的血脈給激發出來。
蕭寶樹這事剛鬧起來,他還當熱鬧看,嗬嗬笑出了豬叫聲。
第二天楊劭親自到他麵前領罪,他才知道居然江夏王府莫名其妙也卷到這事兒裏。
楊劭的父親就在江夏王麾下做事,他父親在他年幼之時隨江夏王打仗死了,母親一個獨自拉扯他長大。到了楊劭十四歲,就求到了江夏王麵前,江夏王念他爹忠義,便收了他,甚至三年前江夏王帶兵平亂還帶了楊劭。
楊劭就是在那次殺敵無數,立下了戰功,江夏王提拔他做了中典軍,算是少年有為。
可是居然就是他,不鳴則已,一鳴就嚇死個人。
蕭寶樹一個單挑世家?
蕭寶樹就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小紈絝,一天天幹著荒唐事,建康城誰人不知?
單挑世家的,分明是自己麾下這位中典軍!
江夏王氣急敗壞地將人帶到了玉衡帝麵前請罪,生怕把自己給帶累了。
玉衡帝是個愛才的,早早從謝顯那裏知道了事情經過,也不怪罪楊劭。隻在身邊挑了個人與他比試,結果一戰而勝。
再換一個,二戰再勝。
又一個,三連勝。
玉衡帝看的興致高昂,索性讓他們三個一塊兒上,以三敵一。
這對武將來說其實並不光彩,可是皇命下了,沒人敢違抗,於是三比一造就了楊劭的四勝,在玉衡帝麵前刷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玉衡帝愛用寒門庶族,一見楊劭又是個功夫高絕的,當下拍板封了直閣將軍,充為禁軍,宿衛侍從。由江夏王正五品的屬官一躍成為皇帝近侍從三品的將軍,完全了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