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峰穀回響(1 / 3)

第三十一章 峰穀回響

在香港國際機場,秦嵐依依不舍地給哥哥慶生送行。慶生看著秦嵐發紅的眼睛怕她流下淚來,就說這裏風不小,吹得人眼睛發酸,秦嵐勉強笑了笑,說:“這個機場叫赤臘角機場,人們到了這裏容易流眼淚,所以又稱‘吃辣椒’機場。”

慶生聽了說:“那妹妹今天別再吃辣椒了!”

反倒是慶生這句笑話,讓秦嵐含著的淚水終於流出,秦嵐拉著哥哥的胳膊悄聲說:

“真不想讓你走!”

突然間一股悲愴的情緒襲上心頭,慶生越來越感覺到他欠了妹妹秦嵐,一個弱女子半生漂泊,卻以一片童貞的癡情等待著異母的哥哥,而自己既無力幫助妹妹走出新路,又不敢越雷池擺脫羈絆。雖為一內地官員,卻無能為力幫助妹妹。貌似男人,枷鎖加身不敢自卸,一種無名哀傷油然而生,隻是給秦嵐說:

“嵐妹,我們還會見麵的!”

秦嵐看出慶生內心的傷感之情,一泓清泉在眼中閃過,她望著慶生說:

“秦嵐永遠相信哥哥,我等著你!”

機場一別,賀慶生匆匆直飛北京辦理了簽證,順即返回鑫州,安排好當下的工作任務,給書記靳強彙報了一下港洽會招商情況,三天後又從北京出發,隨省府一副省長帶團飛赴美國加拿大進行工作考察。

當考察組一行從太平洋中的夏威夷,飛到美國西海岸的舊金山、洛杉磯到首都華盛頓,往東去費城,到達東海岸的紐約,再飛赴加拿大多倫多市,不覺間十餘天一晃而過。一幕幕的景觀,沒來得及消化的感觸和收獲,為數不多的幾次公務活動,一路的學習開化和風土環境,讓賀慶生的大腦應接不暇;他們在“走馬觀花”,但也不乏眼界大開和某些細處的觀察。賀慶生每天都寫下當天的主要見聞和收獲,每天都在沉澱一些思考,他並未像國人評說官員出國“上車睡覺,下車尿尿,見了景點拍照,回來啥都不知道”,而是在細心地觀察、對比分析、理性思考,甚至努力進行著東西方文化精神現象的探究和比照,他不放棄這次考察的極好機會,把大腦機器開足馬力,進行攝錄剪輯和評價,一些思考逐漸形成和清晰起來。

在飛回北京的途中,賀慶生趁著記憶趁著尚未在腦海中冷卻的思考趁著飛行途中的安靜,一口氣寫下了考察紀行文章《大洋彼岸的思考》。這篇文章後來在《鑫州日報》發表後引起較大反響,尤其是文章中對中西方政治經濟文化特征的一些比較,對中國改革開放與西方世界相互影響滲透的分析,以及學習西方務實創業精神、國民民主素質和存在弊陋的思考等方麵,產生了較強的共識,也讓省府帶團領導對賀慶生有了較深刻的印象。

八月下旬,賀慶生隨同省府考察團順利完成考察任務,返回北京。當天,賀慶生接到靳強書記電話,說省委決定,免去其市政府市長職務,調任省文化廳任黨組書記。文件順即下達。

接到電話,賀慶生一時有些詫異,腦子“嗡”的一下有點轉不過彎來,感到太猛太快了。但隨即也就釋然了,他好像感到是應該有這麼一天,不過來得太早了點,甚至有點突然,讓他多少有點猝不及防。當晚,賀慶生連夜乘飛機回到S省,第二天淩晨五時,他乘汽車回到離開半個月的鑫州市。

此時,東邊天際正透著朦朧的晨曦,天空的啟明星尚能看見,這顆夜空中永遠最亮的星,會在朝陽升起之前悄悄退去,然後在太陽的落霞之後又在西邊天際升起,它就是金星。

賀慶生的調任,其實是偶然中的必然。

一個多月前,省委接到了鑫州市委關於鑫鋼事件的調查報告,幾乎是同時,辦公廳、省組織部和省信訪局接到的反映賀慶生問題的信件也被呈放在了省委書記張瀚黎的案頭。

麵對這兩個同時到達的材料,張瀚黎書記首先細細看了《鑫州市鋼鐵公司發生嚴重群體性鬧事事件的調查報告》,他對報告中的事實經過發生、矛盾衝突分析、事件性質定性、事故責任的確定,以及處理意見、文字表述的準確、思維線條的清晰、整體框架結構的合理,暗自表示了讚賞,認為是一篇好的調查報告。同時,張瀚黎也為鑫州市和靳強書記處置這一事件所站的高度和用心表示了讚同。是啊,如果定性為暴力抗法事件,則很有可能引發更大的群體性對抗,經濟損失不說,最根本的是庇護了我們執政中的弊陋和問題,更嚴重地破壞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係。這樣做,既要承擔省裏乃至中央問責的風險,還將給鑫州穩定留下很深的遺患,那就得不償失了。處置事件和當事人必須穩妥,要嚴防新的不穩定事件發生。鑫州市的處理意見建議,既顯示了市委處理重大問題實事求是的水平,又保護了市裏維穩成果和經濟發展。作為領導,也不失為一高水平棋局。張瀚黎臉上有些喜色。

接著,他又看了反映賀慶生幾個問題的信件,盡管信件文字粗糙,內容明顯有羅織之處,但還是認真看了。信件有直接寄發給他本人的,有寄省組織部和省信訪局的,主要反映五大問題:一是賀慶生在政府工作中的畏首畏尾,過分看重農業工作,開放氣度不夠,不足以承擔市長之責;二是賀慶生在政府人事安排中有任人唯親問題,例如提拔秘書方卓英等人;三是賀慶生與老板和開發商有暗中勾結嫌疑、收受賄賂嫌疑;四是賀慶生暗中支持表姐表弟操控鋼鐵、房地產業,以權謀私,是鑫鋼鬧事事件的後台;五是賀慶生有男女作風方麵問題,與女記者有染,等等。張瀚黎一邊看一邊在做著肯定和否定的選擇,有些他一看就明白是中傷,但有些反映,比方說支持親屬方麵,他感到也有可能賀慶生會給表姐弟們以照顧和支持,要不他們怎麼會發展迅速?恐怕不排除某些問題。於是眉頭便又重新皺起。憑著張瀚黎書記對賀慶生的直覺,他認為這是一個有基層工作經曆、人品正直、事業心強的好幹部,那麼為什麼總有些反映呢?而且這次是在鑫鋼事件報告送交省委的同時又有信訪反映,說明什麼問題?這其中是否會有幕後背景、幹部競爭?張瀚黎似乎看出了這中間的一些機竅。撇開這些不說,賀慶生的親屬在當地對他工作的影響這卻是需要組織上考慮的問題啊!他又記起最近幹部問題上組織部積壓了幾名沒能安置好的,省長秘書也已醞釀過,這些都需要一省的書記權衡各方、統謀思考啊!

張瀚黎用筆在信訪件上寫了“已閱。相關反映請省組織部敏儒部長閱處。張瀚黎×年×月×日 ”。幹部需要培養教育,但也需要保護成長,絕不能輕易就否定一個幹部,也要防止幹部不警惕出問題。簽完字後,一個思路在腦子中形成。他在辦公室來回踱了幾步,隨即,撥通了組織部長王敏儒的電話:

“敏儒部長,關於賀慶生同誌的反映信我已作了批示。我這樣想:是不是考慮給賀慶生同誌在省直廳局安排一下,離開那個是非之地,也是對幹部的一種保護嘛!你們考慮一下,拿個通盤意見。”

電話那頭,省組織部長王敏儒連連應諾:

“好,好。我們按書記指示辦,迅速提個初步意見!”

一周後,省組織部對反映信件經過初步了解,認為反映問題多係捕風捉影無具體事實,應予否認,對於非直係親屬經商尚未發現有以權謀私和收受賄賂問題。但鑒於賀慶生係本地籍幹部,確有需要回避交流,因此提議免去賀慶生市長、副書記職務,調任省文化廳黨組書記;鑫州市市長由省長原任秘書、現政府辦公廳副秘書長朱啟東提拔擔任。

在調任賀慶生的職務上,事先省組織部與鑫州市委靳強書記原則性地交換了意見,而且說尚未定論。但一周裏省常委會議討論之後,靳強知道賀慶生調任文化廳黨組書記時,心裏就有了點小小的疙瘩,認為有些虧待了慶生。這也許是與慶生搭檔幾年的緣故吧。省委會議通過後,靳強想透個信息給慶生,讓慶生也能活動一下,但賀慶生說服從組織這是一輩子的紀律,他從不為個人的事找組織,尤其在任職上,組織定了自己毫無怨言。

在中國,官員的命運一般是掌握在上級手中,這個上級,決定著所轄範圍中各級官員的升降予奪,有著絕對權威。上級,就是中共一級級的組織,這個組織是以鐵的紀律和對中央絕對服從為宗旨的,以民主集中製為原則,任何個人不得淩駕於組織之上,少數服從多數,全黨服從中央。這個組織通過這支隊伍帶動社會、推動前進,以實行自上而下的動員和鋪天蓋地的集中行動。各級黨的組織掌管和決定幹部,有效地保證了官員們對這個政權的忠誠。

這個組織,要求自己的黨員和各級的官員,必須以為人民服務為天職,處處依靠人民、代表人民,而絕不能脫離人民、欺壓人民。這就產生了一個實踐問題,各級黨的組織必須掌握在忠實於黨、忠實於國家、忠實於人民的好幹部手裏,而這個人誰來選定?是由他的上級來選定,還是由人民來選定?而人民又是眾多的,如何集中起人民的意誌?

於是產生了各級為期五年的黨委、人大、政協的代表會議,由這些選出的人們來掌管組織、領導社會。這其實是封建社會解體之後世界各國大體的管理製度和模式,是社會民主化進程的必然結果。

然而問題在於,任何一個國度的體製都離不開它所產生的基礎:經濟、政治、文化和曆史進程。尤其是文化的影響,往往具有其天然的滯後性。封建王權意識、特權利益作用、家長意識裙帶觀念等等這些潛伏於人們心靈深處的文化傳統並不會隨著社會前進很快消失,也不會因為一個政黨的目標理念先進而不受影響。這樣便產生出許多的不和諧音、許多的旁門左道、許多的官場混亂。尤其在中國改革開放以後,各種思維交彙交織、沉渣混雜,利益驅動利益誘惑等等巨大作用,都使得國家、政黨、民眾、組織和體製麵臨著新的情況和新的選擇。

社會在永恒地前行但有時會出現倒退,事物在永恒地發展但不會總直線上升。國家民主牽引著政黨,民眾決定著未來。仿佛世界上所有的國家和民眾今天都在探討:誰能讓人類更文明?誰能讓世界更安寧?世界不可能千篇一律,各國必須走自己的路,未來的路殊途同歸,還需要多少歲月沒人知道。你能說,中國今天的體製和模式就不會有瑕疵?就不允許在曆史的長河中滌蕩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