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一章 女孩與賢者(一)(1 / 2)

路西弗爾這個城市,既是一座人文和自然共存的繁華都市,也是綠意傾心的森林淨土。

這一帶山河相間,森林覆蓋著群山,一直蔓延至山麓,蔓延至與山麓相接的街道。

傍水的街道和依山的河流連接著平原上的城市。

作為城市標誌的樹自然也生長在城市的各個角落,和花園中的花、草一起,裝飾著路西弗爾這一片土地,綠意盎然。

複古風格的哥特建築承載著古老年代的信念,高塔筆直,靜靜地立於蒼穹之下。

除此以外,也不吝各色風格的房屋錯落於此。夢幻的巴洛克別墅,自然的居式木屋,古世紀羅曼教堂……以及如今普魯士時代的建築。

也正是因為路西弗爾保存著大量的古代建築,這個美麗的城市也被稱為人類文明的博覽之都。

作為曾繪製出整個伯利羅尼斯大陸地圖——“埃布斯托夫之圖”的博覽之都,每年都會有眾多學者和旅人前往這個人類文明城市,自然,龐大的人流也哺育了這個城市的觀光旅遊行業。

白天時街道兩旁的商店,以及來來往往的行人和車輛,喧囂而繁忙。入夜後,城市的燈火更是璀璨奪目。

當然,她自然性的容顏也是她吸引許多人到此旅行、定居的理由之一。

得益於溫帶性的氣候,路西弗爾四季分明,風光變幻多姿。春天這裏繁花浪漫,遍布四野。夏日綠樹成蔭、蟬鳴相伴。秋季則落葉紛飛,鋪滿一地。而一到冬季,雪精靈也會屏息,守護這個寂靜的城市。

總之,這裏有古老的文明痕跡,有莊嚴的建築,有熱鬧的人群,有繽紛的花海,有動人的清泉,有濕漉漉的草地,有原始的山林,還有婀娜的四季風姿……

也許,路西弗爾之人就是這樣,從這個美麗的城市那裏,繼承了善良和恬靜的品性。

在遠離這個城市的郊外一角,更具體來說是山麓延伸至平地的盡頭處,有一座孤零零的木屋。木屋的後庭接壤著一簇簇落葉林。此時正是入秋時節,染上秋色的樹葉盛滿一樹,偶然間也會飄落。

落葉有的落在木屋的屋頂,有的落在庭前的小池,靜靜地泊在水中。

雖然是建築在這種偏僻的地方,但或許是因為它不凡的木質構造,加之周圍幽靜的環境,令這個孤零零的木屋不顯得殘破,反而完美融於此處的靜謐氛圍中,突顯出一派古樸氣質。

木屋的主人是一個名為艾薇兒·卡列安德利的女人。女人普普通通,長相雖秀麗但在這種城市也不大出眾,當然要撇開她那一頭耀眼的金發。

她於此獨居,難見外人。

但說是獨居的女人,還不如說是一個離家在外的倔強女孩更為恰當。

是的,艾薇兒·卡列安德利並非是路西弗爾本地人,也不是埃布斯托夫這個國家的公民。更確切來說,她來自埃布斯托夫北方的鄰國伊爾拉貝爾的福格根茨地區。

五年前,在普奧戰爭結束的前夕,她離開了她的祖國,離開了她的家鄉福格根茨。隻身一人來到戰爭時中立的埃布斯托夫王國的路西弗爾省。

埃布斯托夫——這個大陸上僅有的幾個保持絕對中立與和平的國度,用足夠的自由和開放的胸襟歡迎戰時大陸上所有厭惡戰爭的和平主義者。

她雖橫亙於大陸東北,西鄰普魯士聯邦盟國希伯萊,北境與奧地裏希帝國的盟友伊爾拉貝爾接壤,南接奧地裏希和普魯士兩大陣營激烈爭奪的戰略要地——羅根尼亞地帶,卻的的確確沒有受到戰火的洗禮。不僅僅是緣於這個國家的中立政策,也是因為沒有人希望這個人類文明的搖籃受到摧毀,沒有哪一個交戰國願意背負整個大陸文明史毀滅者的罵名。

於是,埃布斯托夫依舊和平。

戰時這個大陸上少有的寧靜也使艾薇兒·卡列安德利離開伊爾拉貝爾,來到路西弗爾尋求心靈上的慰藉。

既為她自己,也為她心中已故的未婚夫。

在福格根茨,她和未婚夫的婚禮被戰爭推遲。一個在家鄉等待,一個奔赴前線為國家服務。

在漫長的、寂寞和憂心忡忡的等待過程中,她從他未婚夫的表兄布裏塔克那裏獲知了他的消息。

她還記得在那個黃昏,從前線負傷退下來返回故鄉的布裏塔克手柱著拐杖,一臉抑鬱地注視她,委婉地告知了她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