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唱簡介
合唱是指集體演唱多聲部音樂的藝術門類,常有指揮,可有伴奏或無伴奏,它要求歌唱群體音響的高度統一與協調,是普及性最強、參與麵最廣的音樂演出形式。人聲作為合唱藝術的表現工具有著獨特的優越性,能夠直接地表達音樂作品的思想感情,激發聽眾的情感共鳴。合唱藝術是一個國家發達與否的象征,大凡發達國家都開有合唱課。
二、合唱的特點
1.音域寬廣:合唱的音域是所有參與者的總和,從男低音聲部的最低音到女高音聲部的最高音,可達到四個八度。
2.音色豐富:在合唱中包含男女高、中、低聲部中所有戲劇抒情種類,還有每個人的不同音色,以及各種音色的不同組合情況。
3.力度變化大:從最弱音ppp到最強音fff,都是合唱所能夠勝任的力度變化範圍,任何個人都是不能與之比美的。
4.音響層次多:由於合唱是多聲部音樂,不同的和弦,不同的和弦轉位,不同的聲部組合,不同的力度級別,不同的音色變化,都會產生不同的音響效果和層次。
5.表現力強:合唱可以表現各種種類的作品,不論主調音樂還是複調音樂,不論任何曆史時期,不論任何情緒,不論任何風格的作品,都可以通過合唱進行完美的表現。
三、合唱的形式
1.同聲合唱:由同類的人聲組合而成,包括
(1)童聲合唱:指尚未變聲前的兒童合唱。
(2)女聲合唱:可由兩個聲部、三個聲部、四個聲部組成。
(3)男生合唱:可由兩個聲部、三個聲部、四個聲部組成。
2.混聲合唱:由女生和男聲混合組織的合唱,包括
(1)混聲齊唱:指男女同唱一個旋律,因男生比女生低一個八度,因而混聲合唱實際上是高低不同的兩個聲部。
(2)混聲二部合唱:通常有三種形式,分別為女聲唱高聲部,男聲唱低聲部;女高、男高唱高聲部,女低、男低唱低聲部;混聲輪唱。
(3)混聲四部合唱:一般都以S—soprano(女高音)、A—alto(女低音)、T—tenor(男高音)、B—boss(男低音)為聲部代號,並以代號的第一個數字來代表聲部,如,第一女高音聲部用“S1”表示,第一男低音聲部以“B1”表示等。
四、合唱隊形的組合
合唱隊形的排列可按實際情況為合唱隊安排不同的隊形。
五、合唱指揮的姿勢、手勢
1.指揮站立姿勢
指揮者的身體應自然直立,挺胸直腰,兩腳分開與肩同寬並可略有前後,保持身體平穩便於上體轉動。肩放平,兩臂放鬆、下垂。預備時,雙手抬起於胸腰之間的前方,兩臂自然彎曲,兩肘稍向外與身體保持一定距離。雙手手指自然分開,掌心向下,手背稍拱起,手與前臂大致成直線。
2.指揮手勢
(1)持棒指揮手勢
拇指、食指、中指持棒。此方法是將指揮棒固定在拇指、食指和中指之間,將指揮棒柄部輕抵掌心、用拇指和食指的指尖捏住棒身,中指護在棒側。
(2)徒手指揮手勢
徒手指揮時,由於不受指揮棒的約束,手勢動作更為靈活豐富,尤其是手指的動作可以更加生動細膩。因此,徒手指揮在合唱中較為常用。
徒手指揮的手形通常可以類似彈鋼琴的手形為基礎,掌關節撐開,每位指揮者都可根據音樂表現的需要和自己的特點進行適當的手形變化。但無論采用什麼樣的手形,手的運動永遠應由手腕帶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