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1 / 3)

第六章

■水僅有純淨是不夠的,純淨水不等於健康水,健康水的條件很多

在純淨水大規模上市之初,專家意見就各執一端,一些人認為人體所需的十多種微量元素的攝取是從水、空氣和食物中,其中一些元素隻存在於水中,比如硒,人一旦缺乏就容易患心肌炎。如果長期飲用純淨水就意味著放棄了應從水中獲得的人體所需的部分微量元素,甚至大量丟失體內原有的礦物質,久而久之將會感到渾身乏力或提早患上心血管方麵的老年病。一些專家認為長期飲用受汙染的水會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盡管城市自來水已經過殺菌消毒,但難以避免二次汙染,長期飲用必然有害。盡管純淨水不含或少含微量元素,並不損害人體健康。那麼,健康飲水的概念究竟是怎樣的呢?

隨著飲水科學的發展,許多國家的專家越來越認可美國馬丁博士對世界各國飲水與健康的科研報告的分析,他認為健康飲水應該是:水質未受汙染,PH值大於7.0略偏堿性,硬度每升170毫克左右,水中溶解性總固體每升300毫克左右。PH值是指酸堿度,硬度則是指鈣和鎂的總量,溶解性總固體是用來度量飲水中所有礦物質的,不僅包括鈣和鎂,也包括鋅、銅、硒等。水體的適量的硬度和溶解性總固體是兩個有益的因素,它們都和較低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有聯係。

北京IDM生物技術研究所教授提出了健康水的7條標準:不含有毒、有害及有異味的物質;硬度適中;人體所需的礦物質含量適中;PH值呈微堿性;水中溶解氧及二氧化碳含量適中;水分子團小;水的生理功能強。他認為,現代人不應隻注重水的純淨而忽略了水的生理作用。水僅有純淨是不夠的,純淨水不等於健康水。

■專家告誡:純淨水適合作為飲用水的補充,不適合長期飲用,尤其對成長發育過程中的孩子

金日光教授說,純淨水、太空水、超純水實質上都是純淨水,純淨水與人類傳統飲用水有原則上的差別,它的優點在於沒有細菌、沒有病毒、幹淨衛生,但純淨水的水分子極度串聯凝結成像麻繩一樣的長鏈,人體的傳統飲水習慣造成人體對這種形態的陌生,不易通過細胞膜,會導致身體內有益的生命相關元素的體外流失,大量飲用會淋走人體內有用的微量元素,從而降低人的免疫力,容易產生疾病。國內外的大量科學研究發現:長期飲用含氟量過低的水,該地區兒童齲齒率增高;長期飲用含碘量過低的水,會引起人體甲狀腺腫大,可見微量元素對人體的重要。有些敏感的人感覺喝純淨水越喝越不解渴,喝時間長了感覺全身無力。所以,把純淨水作為生活飲水對於正在成長發育中的青少年有比較突出的副作用,不益於身體各器官的生命活動。

有些人認為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可從食物中攝取,水隻需無菌即可。金教授認為這種說法並不科學,研究顯示,每過50年,植物裏含的微量元素就會減少30%—60%,也就是說,現在的蔬菜中含有的微量元素比50年前要少許多,因此多喝一些含礦物質多的水對人體還是非常必要的。一些廠家開始生產生態水,在純水中加入十幾種動力素和20多種生命元素,使它含有對人體有利的鍶、鋅等微量元素。

對於水質不理想的地區,人們要注意保護飲水水源,改進水廠水質處理工藝,加強對水的深層處理。科學選用淨水器,每隔一兩個月,達到有效淨水量後,用戶應及時更換濾芯,千萬注意,別讓孩子隻喝純淨水。 49. 水對人體的重要作用

古人雲:水為化之源,土為萬物之母,飲資於水,食之於土,飲食者,人之命脈也,而營為賴之。世界上許多物質都可以找到它的替代品:陶瓷或塑料代替鋼,用一種金屬代替另一種金屬。但迄今為止,還沒有一種物質可以取代水。地球上的水有97.2%是海水,淡水隻占百分之二點幾,而全世界可利用的淡水資源不足淡水總量的1%。這僅有的不可被替代的資源,對人類來說是多麼的珍貴。

水是生命的基礎。各學派公認水參與人體的生理功能,水是人體內含量最多的成分,體液占人體重70%左右,是維持正常生理機能所必需。隻要失掉15%的水,生命就有危險。在我們經由口所攝取的飲食上,沒有那種具有比水更重要的作用。根據生理學家的研究,人不吃東西,大約還可以活四個星期,甚至二個半月,但是如果滴水不進,在常溫下最多隻能忍受三天,若在是炎熱的夏季,恐怕連一天半就受不了。人在孤立無助的困境中,隻要有水生命就會維持較長時間;生病時若無法進食,需要補充的首先是水。

以身體內水份的含量計算,最多的是腦脊髓,約占百分之九十九;其次為淋巴腺,約占百分之九十四;血液中的水份約占百分之八十三;肌肉中的水份約占百分之七十七;骨胳雖然堅硬,也含有百分之二十的水。以上是指成年人的身體,嬰孩平均約占全身的百分之八十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