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穀官場上的爭鬥以李達天全麵獲勝平息下來,藉著勝利的餘威,李達天著手組織召開了全縣黨政幹部大會,確立了以發展經濟為主的長期目標,李達天在最後總結道:
同誌們,發展經濟是目前黨和人民交給我們的首要任務,在完成這一任務的過程中必然會麵臨許多困難,但是,國家賦予我們的神聖使命不容許我們有任何退縮。前幾天,我們陽穀有一位青年,在噬人猛虎撲向同事的時候勇敢站了出來,以無所畏懼的勇氣戰勝了猛虎,這樣的青年在陽穀還有許多,或者說每一個陽穀人骨子裏都有這種勇氣,這就是陽穀精神,我們要把她發揚開來,去戰勝經濟建設中的每一隻攔路虎!
經久不息的掌聲,像夜叉幫大會上李貴獲得的掌聲一樣長久,卻響亮得多。
第二天,《陽穀日報》以《弘揚打虎精神,振興陽穀經濟》為題全文刊發了李達天的講話,並在此後的半個月裏每天一評,從講話的每個段落,每個句子和字詞的分析入手,闡釋講話的真知灼見。尤其是題為“打虎精神的一個重要組成:養狗”的最後一評,使陽穀人找到了學習李書記講話的表現機會。
該文先從畫虎不成反類犬說起,詳細羅列了兩個動物的不同,確立了二者的對立,然後號召全縣人民要愛狗敬狗養狗。因為之前的評述都是形而上層麵上的玄談,隻有養條狗才能付諸行動,於是各鄉鎮局委辦紛紛行動起來轟轟烈烈地開展養狗事業。幾個月後,全縣鄉間城裏萬狗奔馳,且種類繁多,吸引了國內諸多愛狗人士來此選購,和陽穀的旅遊事業相得益彰,極大的提升了居民的收益。每當夜間一狗引吠,眾犬相隨,叫聲將全縣連成一片,陽穀人也習慣於在狗叫聲中安然成眠,若有一夜聽不到狗吠,許多人則會在假寐中驚起,朦朧著睡眼喃喃自問:難道陽穀又變天了?此是後話,暫且不提。
且說武鬆作為講話中提到的勇敢青年,縣委辦公室在會議之後著手策劃和組織了武鬆英雄事跡報告團,其成員除了武鬆車閑外,還有武鬆的老師和同學以及在清河縣的鄰居兼接生醫生張大媽。羅織材料時,在張大媽那裏還發生了一個小小的插曲,經過工作人員的提示,她回憶起了武鬆幼時的點點滴滴,特別是武鬆出生時發生的一個異事。
那是三月時節,天空中卻是烏雲密布,醫院上方最為厚重,似乎壓在房頂上,忽然一道閃電迸射,金光充斥著產房,刺得人睜不開眼,預計中的雷聲不曾響起,隻聽到新生兒哇哇的哭聲。
張大媽描述時臉上猶帶驚懼之色,這卻令工作人員犯了難,隻好上報給辦公室主任。主任斟酌再三,認為在科學發達的時代,唯物主義掌權的國度,絕不可有迷信色彩的事物存在,讓工作人員叮囑張大媽一定要忘記那件事。
報告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聽者莫不熱淚盈眶,都表示一定要學習和發揚英雄無所畏懼的精神,為陽穀的經濟建設貢獻力量。
會後照例是一場場酒宴,為了表達對英雄的敬意和感謝,美酒佳肴唯恐不精美豐盛,公仆們代表著各自領域的人民向武鬆敬酒,武鬆自是來者不拒,喝酒時運轉炎決,一杯杯美酒化為炎氣在體內運行。幾十場報告會過後,武鬆除了功力有些提升外,偌大的酒量也使天天周轉於酒場的官員們深深歎服,被稱為酒神。
隨著景陽岡風景區建設的進展,武植和李達天來往日益密切,武鬆也多次伴隨著李達天在一些官方活動中出現,當李達天把西門慶調整為政法委副書記後,新任局長就以特殊人才為由,將武鬆招進了公安隊伍,使他成為了一名正式幹警。
明眼人都看出來武氏兄弟已成為李達天在陽穀的鐵杆盟友,縣委和公安局裏也無人敢把武鬆看成普通民警,隻能讓他作為公安業務聯絡員常駐縣委辦公室,雖然沒有職務,卻在局黨委會議上代表縣委占據著重要一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