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聲
一年後,孟虎所在部隊準備攻打日偽軍盤踞的寶應縣城,路過王通河。張輝副團長特意讓孟虎回村探親半天。這時,孟虎已經擔任副排長。孟如山升營長了,沒空回來。
來喜興奮地叫著把孟虎接進了院子。
孟英拉著哥哥,合不攏嘴地笑著,喜鵲似的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
孟陳氏拉住小虎的手流了淚,接著又破啼為笑,說:“你又長高了,成人了!”
鄉親們聞訊都湧來看望,擠了一院子的人。
小飛、李俠和一群青少年圍著孟虎問長問短。
李俠問:“小虎哥,我哥沒跟你一塊來嗎?”
孟虎驚訝地說:“啊,李兵到我們部隊了?我怎麼不知道呀!”
小飛告訴孟虎,當年的老團員讀書的讀書,參軍的參軍,少了幾個。
孟虎頓時不自在起來,掃視著昔日的夥伴,隻覺眼前少了一人,心裏一陣酸楚,便提議說:“走,到北頭看看銀海去!”
大家都說好,呼啦一陣,跟著孟虎出了村。
孟英臨出門,特地到院子角落折了兩枝臘梅花。
他們走出村口,遠遠看見一位新四軍戰士正向亂墳地走去。
李俠眼睛一亮:那不是我哥嗎?他激動得大叫著奔跑過去。
李兵聽見叫聲,回頭一看,前麵是弟弟,後麵一群青少年結隊而來,中間那個穿軍裝的不是孟虎是誰?他興奮地向孟虎他們揚手招呼。
李俠跑到跟前,緊緊地抱住哥哥說:“真巧,小虎哥剛到家一會兒,你怎麼來的?”
李兵端詳著弟弟,說:“部隊在王通河呢,我請兩個小時探親假。走到這灘,就想起了銀海,先來看看他。”說著兩眼發紅。
孟虎趕過來跟李兵擁抱。兩個人都笑出了淚花。經交談得知,孟虎在1營,李兵在3營,是一個團的戰友呢!
孟虎等大家熱乎了一陣,平靜了一下自己的情緒,低沉地說:“我們想到一塊堆了,都要看看我們的好兄弟。”
李兵感慨地說:“是啊,他為民族解放壯烈獻身了,我們怎麼能忘記他呢?”
兩個人拉著手,領著眾夥伴,來到銀海墓前。
區政府新立的石碑,鐫刻的字用紅漆描過——“抗日小英雄周銀海之墓”10個大字十分醒目。墓四周栽著蒼翠欲滴的小鬆柏。
孟英一見銀海的墓,就回憶起他象親哥哥一樣幫助她的一幕幕往事,情不自禁地啜泣著,把兩枝臘梅輕輕擺放到墓前。
宏亮和啞巴已熱淚滿腮。
李俠、鄭剛受到感染,抽泣起來。
孟虎、李兵也默默地流淚。
過了一會,孟虎抹去淚水,高聲說:“夥伴們,抗戰快要勝利了,我們將為著建設和保衛幸福生活而鬥爭。但我們應該永遠記住,為了這一天,獻出寶貴生命的好兄弟!”
“我們絕不會忘記!”大家異口同聲地呼應。
李兵激動地說:“我建議,讓我們一起朗誦一段許老師教過我們的那篇《少年中國說》名句,好不好?”
大家一起讚好。
李兵仰起頭,望著睛朗的雲天,鏗鏘有力地念道:“故今日之責任——”
孟虎和眾夥伴應聲一起朗誦道:“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
孟虎、李兵、小飛 、孟英、李俠、鄭剛、宏亮、啞巴、鄭玉相擁著,朝路上走來,一邊走一邊繼續高聲朗誦:“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來喜在一旁興奮地跑著叫著。
金色陽光下,蒼鬆翠柏前,一張張年輕英武、稚氣未脫的俊秀臉龐充滿朝氣,一雙雙明亮的眼睛閃射著純真、堅定的光芒!
2010年8月定稿於雨竹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