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詔文(1 / 2)

天元之隕星

第一章:詔令

時至天元377年,巔城極央宮,焦躁的陽光直射在四根幾丈高的白玉石柱上,點綴出顆顆金光,映襯著柱中央用金漆塗成的“天元昌盛”四個赫然大字,玉柱分別矗立於一十丈高台東南西北方,高台由大理石磚鋪墊而成,其形正方,長寬高竟都相等,四麵牆壁皆刻有雙龍戲珠圖,石柱與石柱之間共有四處階梯延伸而下,四處階梯玉欄各自刻有不同紋案,西南為玄武,東南為白虎,西北為朱雀,東北為青龍,位於高台中間寫著三個鮮紅大字“烽火台”。烽火台下,圍著三層士兵,一個個都穿著金色琉璃盔甲,頭戴紅纓盔,腳踩紅色軍靴,由內至外分別佩戴著弓,劍,槍盾,士兵們麵露嚴肅,整齊劃一,甚至難以聽見呼吸聲,再到士兵的外圍,烽火台南麵,站著神色各異,著裝不同的七個人,抬頭仰望著烽火台,恭敬地孑然不動。

不知何時,遠方突然傳來“嗚”的號角聲,隨之而來的陣陣鍾聲,鼓聲都隨風流進烽火台。四麵的士兵突然脫下頭盔,用手正放在腰間,槍盾兵放下盾牌,將搶正立在地麵,其他的士兵也跟隨著向兩邊讓開,這時,遠處走來一位身穿白衣,腰環玉帶,頭係白色發髻的白麵書生,白衣繡著細綠絲,在陽光照耀下,隱隱約約有祥雲之像,走路時氣宇軒昂,麵若寒霜,一對劍眉卻是英氣煥發,左手背在身後,右手上拿著一卷金色的帛書。緩步邁上玄武台階,鑲有翡翠的白靴踏上石階發出的鏗鏘的腳步聲陣陣回蕩在極央宮中,隨著第九十九步的邁出,二十丈之外包圍著烽火台的紅色琉璃房中走出了一群穿著錦鑼衣裳的秀麗女子,姿態端莊而典雅,越過門檻,便弄起了舞姿。無論是士兵還是那六個人,似乎都不為舞蹈所動,隻是默默看著素麵男子走向了烽火台中央,素麵男子轉身朝向正南方,右手探出,手指一鬆,金色的帛書展開了來,不知為何,台下的七人吞咽了一下口水,臉頰旁也滲出了汗水。素麵男子雙手握住帛書,高聲朗道:

“今天元377年,我天元國榮得上天庇佑,國力昌盛,天下太平,然舊主厚善王身染舊疾,無力治國,實乃國家之不幸,天下之不幸,故厚善王親下詔令。“

“宣天元詔令,傳天元皇位與建誠王!“

不知何時,那些秀麗女子停下了舞步,單膝跪在地上作揖,“唰“的一聲,士兵們全數散開突然轉過身來麵對著烽火台,單膝下跪,齊聲大喊:

“恭迎建誠王!“

正北方的鎏金大門伴隨著“吱呀,吱呀”的聲音打開,四名配劍將軍扛著一金色轎子邁過紅色門檻,轎子上金龍紋路盤旋,卻掛著黑色珠簾,不見其內部,轎子兩側站著二位身著紅服的內官,分別端著綠色玉璽與金龍權杖,轎後是兩名華服侍女,腰間各拖著兩條藍色長纓,每人托著一個紅漆盆子,盆子上分別呈著一把寶劍,一本石書,走在最後的是一位年輕將軍,身披黑色重盔,頭上卻無冠,身後的紅色披風無風自動,一頭黑發紮著馬尾,橫眉冷豎,一雙鷹目緊盯著前方,嘴巴緊閉,腰間別了一把劍,左手緊緊握住,右手握拳,步伐輕盈,慢慢跟著轎子。

“大膽,如此放肆!“

一聲霹靂之音響徹全場,台下七人依舊瞪著眼睛,張著嘴巴,一臉的驚愕。

烽火台上的素麵書生眼睛往台下一瞟,隨即嘴角勾勒出冷笑,繼而故作憤怒大聲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