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又過數年,父帝仍常年在外征戰不回,王室為了穩定中原各諸侯的野心,便安排了我與手握重兵的東伯侯之女薑氏完婚,而我雖貴為王子,而我的婚姻卻也成了政治的犧牲品。
為了逃避這場我不滿意的政治婚姻,我便請命去城外太行山督察一個高台的建造,由於此高台乃父親用於存放常年征戰所得與他日繼續征戰天下的財物,大有逐鹿天下之意,我便請示了父帝後將此高台命名為鹿台,由我一手督辦。
一日,我正在新搭起的房梁下稍立,卻讓我發現其中一根房柱不夠理想,我便示意武士們蹲下,我就跳到他們肩膀上把本就穩固的房梁撐起,示意其他人趕緊換上一根新的房柱。由於每一根柱子都太過粗大,被拆下來的那根倒下去的時候動靜太大,便驚了附近一群正在吃草的牛,那牛群便奔跑起來,一老人便在後麵呼喊,我於是趕緊命武士去將牛群攔住還給老人,老人知道我的身份後口裏便一個勁的謝我,於是,民間便有人傳王子受天資聰穎,聞見甚敏,才力過人,有倒曳九牛之威,具撫梁易柱之力。
次年,父帝班師回朝,對我打下的鹿台根基十分滿意,沿途又聽得些我撫梁易柱的傳聞,便對我更是喜愛,而父帝卻因為常年征戰,身體逐漸衰落,便欲立嗣。
而此時王室內部主要分為兩派,一是擁護崇文的太子啟為一派,他們中以支持神權的文官為主。而另一派則是支持王權的武官為主,由於我在軍中的威望與嶽丈東伯侯的關係,我便自然而然的成了這一派極力推薦的人選。
不久宮裏宮外卻突然有人傳出,太子啟與王子受為同母,本應立長子啟,但生啟時其母是妃,而生受時是後,故啟是庶出,受是嫡出,故啟不能立,需立少子受為帝。
而父帝本身就一直在打壓神權的崛起,所以本就有意立百姓口中能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知足以距諫,言足以飾非的小王子我。
於是我便順利成章的繼承了帝位。又次年,父帝乙崩,我便改國都沬邑為朝歌,又因王室宗教裏排位辛,天下人便都稱我為帝幸。
為了繼續完成父帝逐鹿天下的遺願,我繼續任命叔叔聞仲為將,不斷的對東南用兵,擴土開疆。而我也十分重視農桑和發展人民的生產力,把中原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文化向東南傳播,推動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促進民族融合,不久商朝便在我與父帝兩代人努力下成了一個國力強盛,兵伏四方的強大國家,各路諸侯無不臣服。
而我腦海裏仍然不斷出現那個影子,這些年我有意分散了嶽丈東伯侯的勢力,整個朝野已是唯我獨尊。
“是時候了”。深宮裏傳來一陣歎息。次日,一道聖旨便在馬背上八百裏加急往有蘇部落而去。
“不知妲己現在出落成什麼樣了?”一向神勇的我竟然也膽怯起來。三年前我雖然迫於形勢取了東伯侯之女,但次年便托父帝給他父親己蘇父下過一道妲己不得擅自出嫁的秘旨。今日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卻一陣莫名的膽怯之意讓我有點恐慌。
次月,我正在宮中與各將軍商議征戰所得的大批俘虜和奴隸該如何安置。宮外突傳探馬來報。
“宣。”我知必是去有蘇部落的特使回來了,便示意將軍們暫且一旁休息片刻。
“報大王,旨到有蘇,首領蘇護不接,自說小女已許西伯長子伯邑考,隻待迎娶”。使者報告完後便伏立一旁。
“久聞西伯姬昌積累善行、美德,諸侯都歸向他,若他們兩個西方的部落連親,這將對您不利呀!”大臣中突然站出一人,我一看乃是崇侯虎。
“傳我命令,即刻準備大軍,孤要禦駕親征有蘇部落!”我曆來便覺得西周有謀反之意,此次正好是個試探的機會。
“大王不可啊,有蘇部落曆來歸順天商,大王若隻為一女而對其征討,恐遭人恥笑啊”。我一看乃是為我督造鹿台的薑尚,臉上便露出了不快的神情。
“鹿台建造數年仍未完工,皆因你做事決而不斷,倘若孤家在和你一樣,到真會遭人恥笑了!”說罷,我便拂袖背他而立。
“大王所言甚是,臣下到覺得已蘇護他一個小小的邊疆守臣竟敢犯大王龍威,實在該誅!”。我回頭望去,
乃我手下一名寵臣姓費名仲。然我寵信他的原因並非在於他的才能,而是我聽說他與妲己有親屬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