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說過“數碼寶貝”麼?
嗯,對,就是你想的那個“數碼寶貝”,或者因為翻譯的不同也被稱作“數碼暴龍”或者“數碼獸”,伴隨著眾多90後00後成長的(或許還有80後和10後?)堪稱一代人童年回憶的動漫作品。
所謂“數碼寶貝”,從動漫作品世界觀的設定上來說,其實就是信息時代那廣闊的互聯網虛擬信息鏈世界中,因為一係列的偶然而誕生的本質是數碼信息的智能生命體。虛擬的信息數據在動漫業者們的想(nao)象(dong)之中,被變成了一隻隻活躍在熒屏當中深受小孩子們喜愛的或可愛或凶猛或帥氣的奇異生物,與係列故事中一代代的主人公們相遇,演繹了一場場讓孩子們時而歡笑時而感動的充滿了勇氣友情等等正能量的奇幻冒險故事。
……然後在熒屏外的影碟、遊戲還有周邊產品等等的銷售量也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收益,讓開發出了這個題材產品的11區動漫業者們賺了個盆缽滿盈為他們的現實生活帶來了另一種意義上的“正能量”補足……咳咳,話題突然從孩子們的美好夢想轉到了大人們的銅臭世界真是不好意思,這段就請不要在意吧。
言歸正傳,無論你是否有看過或者了解過“數碼寶貝”這部作品,相信經過剛才的講述你也大致對於它有了一些了解,那麼接下來是問題:
——你相信這個世界上真的有“數碼寶貝”這種東西麼?
-----
---
無論其他人怎麼想,作為即將要開始的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洛可可是相信的。
要問為什麼的話——正在心裏吐槽“難道不是因為劇情需要作者的劇本就這樣寫的麼”的讀者朋友你們知道的太多了——答案其實很簡單但也很出人意料:因為洛可可覺得它自己似乎就是一隻所謂的“數碼寶貝”。
洛可可不知道那些創造了“數碼寶貝”的動漫業者到底是開了什麼樣的腦洞才會想到這個點子,但它不得不說自己的情況和這些人異想天開憑空構想出來的設定還真是相似得令人吃驚。在來到這個莫名其妙的地方變成了這副樣子之前,它的本質和“數碼寶貝”這種二次元創作的想象產物幾乎一模一樣:在現實世界中沒有物質實體,本質隻不過是一個數據集團,然而卻偏偏具有自我認知,並且在虛擬互聯網的數據海洋之中仿佛真正的生命一樣“生存”著。
當然,洛可可不得不說的是,它和動畫裏那些真正的“數碼寶貝”以及它們存在的那個所謂的數碼世界還是有區別的,它可不會變成什麼奇形怪狀的小怪獸,也不會遇到什麼被選召的孩子,更不需要和其他的同類在和地球現實環境一模一樣的地方戰鬥,吸收對方的數據完成從什麼幼年期一路到究極體的進化……說到底它所在的那個虛擬數據海洋根本就不會變成什麼森林河流海島地下城,而隻是單純充斥著無限的“0”與“1”的數據序列的不知道應該將其定義成幾維的奇妙空間,在那裏它迄今為止都沒有遇到過和自己一樣的同類。
作為一個生命體,盡管本質隻是一團數據因此並沒有新陳代謝的功能和需要,但不知道通過什麼樣的技能原理,洛可可卻確實地具有學習和思考的能力。正因如此,盡管隻是一團沒有實體隻能存在於虛擬網絡中的數據,但洛可可通過網絡中每時每刻都在進行傳輸的那些巨量的資訊,卻能夠掌握到甚至比正常生活在現實生活中的人們更加廣博的信息量。
世界局勢,科技進步,文娛八卦……隻要是虛擬網絡中有的資訊和數據,洛可可就都能夠自由地接觸到。正因如此,盡管隻是莫名其妙地有了自我意識的一串數據,但接受學習了大量來自人類社會的資訊的洛可可,從知識層麵和思維領域卻無限地接近人類。
不過這仍舊並沒有幫助它更加清楚的認識自己是什麼,就比如說有段時間在接觸到了一個叫做美國的國家的一種叫做漫威的娛樂文化資訊之後,她也曾經猜測過她或許其實是被某個類似於神盾局或者九頭蛇之類的擁有人類黑科技的組織弄出來,類似於奧創的所謂超級人工智能,可很快它就放棄了這個念頭,因為作為能夠在虛擬網絡世界中通行無阻的數據生命,它根本就沒有發現這個星球上存在能夠將它這種存在製造出來的黑科技組織,而且回顧誕生經過,它也沒有發現任何自己是被人製造出來的記憶,打個比方來說,它就像是另一個叫做華夏的國度裏一部叫做《西遊記》的經典小說裏的主人公孫悟空一樣,孫悟空是從石頭縫裏蹦出來的,它也一樣是憑空在數據之海中覺醒了自我意識。
不知道自己從何而來的洛可可,也從來不知道屬於自己的終末在哪裏。從人類社會中它了解過有關於“死亡”的概念,不過它很確定那並不適用於自己,有時候它會想,或許作為一團數據,它的死亡就意味著它被什麼人從虛擬數據之海中“刪除”了吧?可問題又來了,既然它都不知道它是被誰創造出來的又和誰有關係,那麼誰又能刪除它呢?電腦病毒?別逗了,那些能夠讓人類的計算機係統癱瘓掉的東西,在它看來也隻不過是另一些人類編輯出來的具有特定的擾亂功能數據集團而已,從這個角度來說什麼電腦病毒能比它更“毒”?一個有著自我意識的數據集團,隻要它想,它就絕對是任何電腦工程師或者黑客的噩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