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投入到幸福的生活中4
(2)不要讓自己的嗜好閑著
當代生活的特征是緊張和繁忙的,這已成為時代的節奏。因此,要跟得上時代,必須能適應這種緊張繁忙的生活節奏。但是,我們也應該知道,人不可能長期超負荷地在緊張繁忙的條件下生活,有張有弛,這才是生活的根本。人畢竟不是能七十二變的孫悟空,弦繃得太緊,身心都會受到極大的傷害。
美國大金融家摩根有句名言:我不能利用12個月,卻能用九個月的時間做一年的工作。因此,你必須明白娛樂和工作同樣重要,你是作為一個活生生的人享受生活,而不是一架沒有任何欲望的工作機器。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人是應該有嗜好的。人若無嗜好,便不會感到真正的快樂或安全。至於這種嗜好是什麼,則無關緊要。是蝴蝶標本、蝸牛或蠶蛹,是玫瑰、茉莉或水仙花,是釣魚、登山或唱歌,隨便什麼都行,隻要你能跨在一種或幾種嗜好上,認真地騎乘。這樣,你的生活,才能稱得上有意義的生活,你才能夠得上是自由自在地做人了。
嗜好,是人們認知世界的一種傾向性。在現代社會中,如果你不去運動、遊戲、娛樂,從某種意義上說,你便失去了成為自由人的資格,同時更失去了生活中重要的元素。富蘭克林曾經說過:“時間構成生命的實質。”那麼,讓我們用積極的方式去利用時間,充實生命吧!去尋覓一朵花兒,去編織一件毛衣,去海裏做一次衝浪運動或是學寫一首詩,學畫一幅畫……總之,你應該在繁忙的工作之中學會愉悅自己,學會享受生活。不要讓你的嗜好閑著,隻要你知道你想做什麼,就努力去做吧。隻有你做了,你才會明白一切有多麼好!
(3)充分享受閑暇的快樂
閑暇,它是指人們沒有必須要做的事情,因而感到自由最能表現自我人格特征的時間。所謂閑暇活動,就是人們在閑暇時間裏所進行的一切活動。閑暇活動是最能表現自我人格特征的自由活動,充分享受閑暇的快樂,就能更深切地感到生命的自由。
具體地說,閑暇活動方式可以分為這樣幾種
①一般性的讀書、學習活動(非專業性的學習活動)。主要指消遣性的閱讀、瀏覽或書信,也包括自選教育活動,如去圖書館,業餘自修等。
②娛樂活動(包括集體性娛樂活動)。如聽廣播、看電影、電視、聽音樂會、戲劇、參觀博物館、跳舞、打牌、遊玩、朋友聚會、種花、遊戲、養鳥和釣魚等活動。對這些活動,人們因性別、年齡、文化程度、興趣和愛好等的不同而各有偏愛。有些活動也常交叉進行。
③體育活動。包括各種球類、各類體操、各種棋類、田徑、滑冰、遊泳、武術、爬山、探險等活動。
④旅遊活動。旅遊活動是國際上一種比較盛行的閑暇活動。在我國,由於受到經濟條件和其他條件的限製,這項活動還不是十分普及,但也已呈現出蓬勃發展之勢,方興未艾。旅遊活動不僅可以使人們欣賞大自然,觀賞風景,達到娛樂、休息、調劑生活的作用,而且還可以增強人的體質,鍛煉人的毅力,開闊人的視野,增長知識,如了解風土人情,廣泛接觸各階層社會人士,進行社會調查以及認識社會等等,一舉多得。
⑤表達自己感受和興趣愛好的活動(包括業餘創作活動)。如琴棋書畫、音樂舞蹈、養植花卉、室內布置與裝磺、手工針織、攝影、收集標本、烹飪、文藝創作、製作手工藝品、自製用品、搞一些小發明、小創造、技術革新等等。閑暇時間為人們發展個人的多種興趣和愛好,不斷豐富自己,提供了客觀基礎和現實可能性。
⑥社會交往活動。包括參加朋友聚會、訪友、談戀愛及其遊戲活動、開討論會、辯論會等多種形式。社會交往活動是一項越來越受人歡迎的閑暇活動。在開放的社會中,社會交往越來越顯示其重要的作用。
⑦散步
閑暇活動具有能夠滿足個人的興趣和需要而責任心不強的特點,不必有成就感、勝任感的壓力、並且可以靈活多變。對於人們獲得心理平穩,鬆弛或清除工作上造成的壓力,緊張以及維係人格發展的靈活性和創造性,具有重要的意義。1970年在日內瓦召開的歐洲娛樂議會通過的《餘暇憲章》這樣肯定到:閑暇活動“為補償當代生活方式中人們的許多要求創造了條件,更重要的是,它為身體的放鬆競技、欣賞藝術、科學和自然,為豐富生活提供了可能性。”
對健康的人而言,對閑暇活動的選擇,有著一般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