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法場(1 / 3)

歐陽軒站在法場上,被人褪下了杏黃的太子衣飾,隻著一身素白的囚服,上麵斑斑點點的血跡尤為顯眼。

監斬台上坐著三個人,居中的歐陽旭,身旁分別是大理寺卿羅言和太監總管福滿全。今天這三個人作為觀刑人,觀的是明漢國當朝太子歐陽軒的秋後問斬。

菜市口早已擠滿了人,人人翹首企盼,畢竟這可是明漢自建國一百五十年來第一次有太子被當眾斬首示眾。天之驕子一朝淪為階下囚,所有人的表情除了痛快就是痛恨,有些按耐不住情緒的老百姓偷偷朝著太子歐陽軒的方向吐吐沫,“呸!這個賣國賊!”

明漢國居於華夏中原,明漢祖歐陽宇騮從前朝奪下江山後,幾代帝王均是驚才絕絕之人,勵精圖治開啟了明漢百年的繁榮昌盛的景象。然而盛極必衰,從先帝歐陽亮開始,明漢漸漸步入了沉重的墮落境界,內有皇權旁落官員結黨營私世家做大,外有金滿悍族虎視眈眈常常滋擾邊境引發戰事。先帝平庸無能,耽於玩樂享受,在位四十年一無作為,最後雙腳一蹬將一攤爛攤子留給了當今聖上歐陽超。

年輕時,歐陽超也曾雄心勃勃試圖收複皇權肅清吏治,希望再次將明漢帶入新的輝煌篇章。無奈國家弊病沉屙太深,歐陽超又實在資質不高,若是守成大抵有餘,可要是想做一個大刀闊斧改革舊製的雄才大略的帝王,他依舊無法勝任。於是在激進的改革和頒布新政的做法之後,果然引來了世家和達官貴人的激烈反抗和鬥爭,最終,歐陽超敗了,輸的一塌糊塗。

當他驚覺自己滿腔抱負付之流水,甚至可能威脅明漢百年的安定局麵,威脅歐陽家的祖宗基業之後,他收手了。從此一蹶不振,鬱鬱寡歡。直到嫡長子歐陽軒出世,三歲善文,五歲習武,聰慧過人機智靈敏,皇上見他資質甚高非常高興,此生無法達成的願望可能在歐陽軒身上得償所願,大筆一揮,將歐陽軒賜為太子,將要好好培養他。

歐陽軒果然不負眾望,文韜武略樣樣不差,十六歲時已可同朝於堂和一幹重臣鬥智鬥勇,二十歲更是親帥十萬雄師,成功鎮壓南蠻起義。皇上見太子如此出色,不僅沒有忌憚還頗為喜歡寵愛,在太子得勝班師回朝之後,在宴賞上親自宣布太子監國。此聖旨一出,頓時讓各方勢力大為吃驚,也為後來一係列的事情埋下了伏筆。

現在想來,歐陽軒不免陣陣後悔,當日氣勢太盛一朝顯露頭角,要是能再多一些韜光養晦的話——現在後悔還有什麼用,哈哈,哈哈!

他放聲大笑,看向監斬台上的歐陽旭!

旭兒,我的好弟弟,一母同胞的親弟弟,他沒料到,最後跟他爭皇位的竟然會是自己的親弟弟!這些年,在朝堂上,歐陽旭一直是他的左臂右膀,二人年紀隻差了兩歲,幾乎就是從小一起長大。他在詹士府讀書,歐陽旭也被特準一塊兒陪讀,他辦公務,從來不避諱弟弟,許多機要秘密歐陽旭也都清楚的很。他一直以為妄圖將他拉下馬的是二皇子歐陽睿,覬覦皇位不停的給他使絆子,結果到最後他贏了歐陽睿,將其貶到南疆做了南郡王,卻在最後一刻被歐陽旭同室操戈,背負叛國大罪,秋後問斬!

台下的老百姓看到許久未見的太子,也是感歎頗多。

有一稍微明理的不禁問道:“這麼大的案件,按理說不是應該大理寺,都察院協同刑部三司監斬,怎麼都察院和刑部都不見派官員前來?”

“誒喲,你還不知道啊,這都察院左都禦史李佩恩,刑部尚書普餘敏現在都關在刑部大牢裏呢!說是參與了太子叛國案!”

“要我說,這斬頭都是輕了的!燕北三洲一同被金蠻子攻破,死傷無數無辜百姓,金蠻子一路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據說好幾個城都遭受了屠城!嘖嘖,慘啊,血流成河!還有那沐家軍,大將軍沐俊德、長子沐曄、二子沐羲全部因為太子而落入陷阱包圍,全軍覆沒!可惜沐家軍身為我朝最強的軍隊,沒有戰死沙場卻被太子出賣,死得冤屈啊!要是沐將軍尚在,怎麼可能讓金蠻子那麼容易就奪取三州!”

“不是,這情理上有些不通啊。太子一直好好的還被皇上委以監國重任,熬個幾年也就名正言順的繼承大統,何必偷了燕北布防圖,交給金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