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不要隨波逐流
盲目是無知的表現,也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在現實生活中對人對事切莫如此!
從前,有一隻老鼠生下了一個漂亮的女兒,總想嫁給一個有權勢的人物。它看到太陽很非凡,就巴結太陽說:“太陽啊!你多麼偉大,能幹,萬物沒有你,簡直就無法生存,你娶我的漂亮女兒作妻子吧!”太陽客氣地回答:“我不行,因為烏雲能遮住我,把你的女兒嫁給烏雲吧。”老鼠又去找烏雲,老鼠地對它說:“你娶了我的女兒吧,有你這樣神通廣大的本領,我真的非常敬慕你。”烏雲說:“不行,我沒什麼本領,我比不上風,風一吹,我就被吹跑了。”老鼠一聽,原來風比烏雲更有本領,就找到風,可是風也緊鎖雙眉說:“誰稀罕你的女兒,你去找牆吧。他比我行!”老鼠一聽,又決定去找牆。牆偷偷地說:“倒是怕你們這些老鼠你們一打洞,我可就危險了。我不配作你的女婿。”老鼠一想:牆怕老鼠,老鼠又怕誰呢?它忽然想起了祖宗的古訓,老鼠生來是怕貓的。它就趕緊去找貓,點頭哈腰地說:“貓大哥,我總算相中你了,你聰明、能幹、有本事、有權威,作我的女婿吧!”貓一聽,倒是爽快地答應了:“太好了,就把你女兒嫁給我吧!最好今晚就成親。”母老鼠一聽,貓大哥真不愧有魄力、有作為的男子漢,心想總算給女兒找到了如意郎君,於是喜滋滋地跑回家去,大聲對女兒說道:“終於給你找到好靠山了,貓大哥最顯赫,最有權勢,可享一輩子福呢!”當晚就把女兒打扮起來,請來了一群老鼠儀仗隊,一路上吹吹打打,把女兒用花轎送到了新郎的住地,貓一看,老鼠新娘來了,等轎剛進門,還未等新娘下,就撲了上去,一口將可愛的新娘吞進肚裏去了。
人人都應自強,不要巴結、依附一些所謂的強者,否則,隻會自取滅亡。
2.要把目標放長遠
我隻拿這點錢,憑什麼去做那麼多工作,我幹的活對得起這些錢就行了。
許多時候,我們會聽見許多人在抱怨:我們那個老板太摳門了,隻給我們開這點兒工資,公司一年賺那麼多錢,全是他一個人的。或者是:經理幹的活也不比我多多少啊,可他的薪水比我高出一大塊,他拿的多,就該幹的多嘛,我隻要對得起這份薪水就行了,多一點我都不幹。
不可否認,在一個單位或組織中,會存在著這樣或那樣不盡人如意的地方,付給員工的薪水或其他獎勵也有不公平之處,要知道這是難免的。但在所有解決此類問題的對策中,上述這種辦法是最不可取的。
很多人有這樣一個誤區:我是在為老板工作,薪水一定要和我的工作等價交換(超額當然更好),也就是說,你在用錢來購買我的勞動,你出什麼樣的價錢,我就提供什麼樣的質量。
這種想法有以下幾個錯誤:
首先,工作的目的與回報並不隻是薪水。人需要工作,需要社會歸屬與認同,而且一個人的才幹隻有在工作的磨煉中才有可能長進,也隻要用積極愉快的心態去工作,才能在自身進步與工作成績中獲得一種成就感的享受,如果你對工作環境與報酬不滿意,完全可以與老板溝通或另謀高職。消極抵抗的作法隻能是自毀前程:自己業務沒有進步,工作不認真負責,當然不會招人喜歡。
其次,在衡量一個人工作成果時,也許會有暫時的標準差異,但不可能長久失衡。也許從一開始,老板並沒有意識到或發現你的能力,因為這需要一個過程,而給你定了一份較低的薪水標準。如果你不能正確對待,消極怠工,那麼你的實力大部分被你冰凍起來浪費掉了,你的薪水也很難有提高的可能,因為老板還在想:這小子就這麼兩下子,他對公司的貢獻比給他的薪水還低呢。
最後,我奉勸你一句: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消極怠工是最不可取的一種。
3.不要以假亂真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些虛假的東西可以亂真,而人們被它欺騙可能是判斷的一時錯誤。但是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朋友,請相信我這句話:時間是最公正的法官。
在成功麵前沒有可能,也不能來半點虛假,認真對待工作中的一滴一點,切不可疏忽大意。這樣才有一個光明美好的明天!
有一個小和尚在一座名刹擔任撞鍾之職。照他的理解,晨昏各撞一次鍾,簡單重複,誰都能做,鍾聲僅是寺院的作息時間,沒什麼大的意義。半年下來,無聊已極,“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吧。
有一天,方丈宣布調他到後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能勝任撞鍾之職。
小和尚很不服氣,我撞的鍾難道不準時,不響亮?!
老方文告訴他說:
“你的鍾撞得很響,但是鍾聲空泛、疲軟,沒什麼力量。因為你心中沒有‘撞鍾’這項看似簡單的工作所代表的深刻意義。鍾聲不僅僅是寺裏作息的準繩,更為重要的是要喚醒沉迷眾生。為此,鍾聲不僅要宏亮,還要圓潤、渾厚、深沉、悠遠。心中無鍾,即是無佛;不虔誠,不敬業,怎能擔當神聖的撞鍾工作呢?”
由上述故事,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要用心對待生活中的第一件事,哪怕它是一件極小的事;切不可三心二意,以假亂真,到頭來吃虧的還是自己。
工作中,盡管它是小事,我們也應看得遠一些,把它們和遠大的,固定的目標結合起來,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往前走。
4.激情終究會融化冰雪
心由境造,境由心生。心冷了,太陽都不再溫暖;心熱了,冰雪也會融化。
下麵是一個大學生的感概:
經曆了黑色七月,我並沒有取得自己夢想中的好成績,盡管分數上還說得過去,但隻能進一所不起眼的大學。
經過半個年頭,我終於放了寒假。在家裏的時候,父親向我問起了大學生活,我告訴他說:“其實真的很沒勁。”
我的父親是個鐵匠。他聽了我的話後,臉上一直很驚愕,沉默了半晌之後,轉過身用他那粗壯的手操起了一把大鐵鉗,從火爐中夾起一塊被燒得通紅通紅的鐵塊,放在鐵墊上狠狠地錘了幾下,隨之丟入了身邊的冷水中。
“滋”的一聲響,水沸騰了,一縷縷白氣向空中飄散。
父親說:“你看,水是冷的,然而鐵卻是熱的。當把熱的鐵塊丟進水中之後,水和鐵就開始了較量——它們都有自己的目的,水想使鐵冷卻,同時鐵也想使水沸騰。現實中,又何嚐不是如此呢?。生活好比是冷水,你就是熱鐵,如果你不想自己被水冷卻,就得讓水沸騰。”聽後,我感動不已,樸實的父親竟說出了這麼飽含哲理的話,讓我真的深受感動。
第二學期開始了,我反省自己,並且不停地努力,學習終於有了一點起色,內心也開始一天天地豐富充實起來。
沒人喜歡挫折,沒人願意奢望多,收獲少。但是,當你本能地去生活,去追求幸福時,你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最大限度地減少挫折、增加歡樂。如果你不想被平庸無色的生活“冷卻”了你的鬥誌,你就得用生命的激情與辛勤的汗水把這盆冷水煮沸。
5.隨時保持清醒的頭腦
路在自己腳下,怎麼走由自己來決定,一味順從終究會迷失自我!信不信由你!
餐桌上,七八個漢子為打開一個惱人的酒瓶塞於幾乎敗了酒興。
經過他們輪流折騰,現在那個軟木塞非但起不出,反而朝瓶內陷下去半厘米。有人提出應該用剪刀挑;有人則否定,認為木質疏鬆,不易成功。有人提出最好用一隻螺絲釘旋進本塞,然後用力拔出;還是有人否定,認為即使稍微朝下用點力木塞也會掉進瓶內。又有人認為最好的辦法是用錠子對著木塞朝瓶頸壁的方向用勁插人,然後可望將木塞隨錐子一起拔出。大家說主意雖好,可惜眼前找不到這種家夥。
再次折騰的結果是軟木塞沒有取出,卻掉進了酒瓶內。漢子們在一片惋惜中發現了事情的結果——酒能倒出來了。
在走了許多彎路之後,人們往往發現原來最不願意走的那條路竟是最好的路。這個世界上,最清醒的人應該是自己,而不是別人。自己不能選擇自己的路,豈不是一種悲哀嗎?
一位勤勞的農民,從自己的菜園中收獲了一個大南瓜,他又驚又喜,便把這個南瓜獻給了國王。國王很高興,賜給農民一匹駿馬。
這件事很快家喻戶曉。
一個財主開動了腦筋:獻個大南瓜,就能得到一匹駿馬,如果獻一匹駿馬,國王會賜給我多少金銀珠寶或美女呢?
於是財主向國王進獻了一匹價值連城的駿馬。國王同樣很高興,吩咐侍者:
“把那位農民獻的那個珍貴的大南瓜,賜予這個獻駿馬的人吧。”
不同的環境,造就不同的心態。心態在隨時變化,要隨時調整心態,那種見別人做什麼就想做什麼,不加思索,注定要事與願違。
6.打發糊弄最後吃大虧
五年前我還在一家營銷策劃公司工作,當時一位朋友找我,說他們公司想做一個小規模的市場調查。朋友說,這個市場調查很簡單,他自己再找兩個人就完全能做,希望我出麵把業務接下來,他去運作,最後的市調報告由我把關,當然了會給我一筆費用。
這確是一筆很小的業務,沒什麼大的問題。報告出來後我也很明顯地看出其中的水分,我隻是做了些文字加工和改動,就把它交了上去。對我而言,這事就這樣過去了。
去年的某一天,幾位朋友拉我組成一個項目小組,一塊去完成北京新開業的一家大型商城的整體營銷方案。不料,對方的業務主管明確提出對我的印象不好,原來此位先生正是當年那項市調項目的委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