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家居環境
1. 專家細述12種“新居綜合病”
典型症狀:頭暈、惡心、易感冒、皮膚過敏、新婚不孕等
近來,中國室內裝飾協會室內環境監測中心的谘詢電話鈴聲不斷,不少來電者向專家“求診”—將近來自己的症狀一一描述,確認是否得了“不良建築物綜合病”。
隨著人們室內環境意識的提高,因室內空氣不合格造成不良建築物綜合病逐漸受到了關注。有病不去醫院,卻打電話向室內環境專家谘詢成了一件新鮮事。日前,專家列舉了此病的12種“症狀”,提醒遷新居、新裝修的市民注意。
室內環境監測中心和健康醫療中心根據多年的實踐,總結室內環境汙染造成危害的12種表現為:1、每天清晨起床時,感到憋悶、惡心,甚至頭暈目眩;2、家裏人經常容易感冒;3、雖然不吸煙,也很少接觸吸煙環境,但是經常感到嗓子不舒服,有異物感,呼吸不暢;4、家裏小孩常咳嗽、打噴嚏,免疫力下降,不願意進入新裝修的房子;5、家人常有皮膚過敏等毛病,而且是群發性的;6、家人共有一種疾病,而且離開這個環境後,症狀有明顯變化和好轉;7、新婚夫婦長時間不懷孕,又查不出原因;8、孕婦在正常懷孕情況下發現胎兒畸形;9、新搬家或者新裝修的房子裏,室內植物不易成活,葉子容易發黃、枯萎,特別是一些生命力最強的植物;10、新搬家後,家養的寵物貓狗甚至熱帶魚莫名其妙地死掉,而且鄰居家也是這樣;11、一上班就感覺喉疼,呼吸道發幹,時間長了頭暈,容易疲勞,下班後便沒事了,而且同樓其他工作人員也有這種感覺;12、新裝修的家庭和寫字樓房間或新買的家具有刺鼻、刺眼等刺激性異味,而且超過一年氣味仍不散。
專家認為,如果有上述“症狀”,確實因為室內空氣不合格造成的,應盡快檢測和治理,消除隱患。 2. 雨季裝修,謹防室內汙染
裝修所用材料會散發一些有害氣體,所以施工中必須注意開窗通風,但在陰雨季節,不但無風,而且氣壓低、空氣潮濕,通風效果不佳,因此,雨季裝修的空氣汙染問題更應引起重視。
導致室內環境汙染更加嚴重的原因
由於雨季具有空氣潮濕,氣壓低等特點,此時裝修室內空氣比其它季節更容易造成汙染。這是為什麼呢?據中國室內裝飾協會室內環境檢測中心的專家分析,主要有如下幾種原因:
一是雨季來臨之前,天氣悶熱,濕度加大,此時裝修材料中的一些有毒有害氣體的釋放量會增加。據日本室內環境專家研究表明,室內溫度達到攝氏30度時,室內有毒有害氣體的釋放量最高。
二是在悶熱的天氣裏,施工人員通過呼吸道、皮膚、汗腺等排放出的汙染物會比平時更多。此外,為保護剛油漆或塗刷好的門、窗及牆麵、頂棚等處不受蚊、蟲、蒼蠅等的破壞,還需要滅蚊、滅蟲、殺菌,這樣也會給室內空氣造成汙染。
三是雨季裝修時,需要對一些特殊的裝修工序進行防潮、防濕和防塵處理,比如在對家具油漆和牆壁塗飾時,便需要緊閉門窗,這樣就更容易造成室內汙染物的大量積聚。
四是陰雨天氣壓低,即便是把門窗全部打開,也會減弱室內外空氣的正常對流,導致室內通風狀況不佳,而裝修材料中釋放出來的一些有毒有害氣體也會因此難以盡快消散。
室內汙染
1、室內裝飾裝修材料
據國家衛生部、建設部和環保部門抽查表明,目前具有毒氣汙染的材料占68%,這些材料包括油漆、膠合板、刨花板、內牆塗料等,其中便含有對人體有害的室內“隱形殺手”。常見的有甲醛、苯等有機蒸氣。
2、建築物自身的汙染
有些樓盤在冬季施工中使用了混凝土防凍劑。當樓盤投入使用後,隨著夏季氣溫的升高及濕度的加大,另一居室“隱形殺手”——氨氣,便從牆體中緩慢釋放出來,嚴重的會造成室內環境中氨濃度超標,直接危害到人體健康。
3、室內家具造成的汙染
據了解,由於家具造成空氣汙染已成為繼建築汙染、裝飾裝修汙染之後的第三大汙染源。
據專家介紹,家具的粘合劑及板材中都含有甲醛等有毒氣體。雨季施工時,由於室內通風狀況不佳,使家具造成的空氣汙染難以及時淨化,這樣也會對人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如何解決雨季室內環境汙染問題
對於這一問題,中國室內裝飾協會室內環境監測中心的專家提出以下建議:
一、要注意裝修材料的選擇。要選擇經過國家權威部門或名牌及正規廠家生產無毒和少毒的裝飾材料;
二、最好請正規的家裝公司施工,在簽訂裝修合同時要提出附加有關室內環境標準的條款,交工時要求提供室內空氣質量檢測報告;
三、要做好裝修房間的通風和空氣淨化。有條件的情況下要盡量多通風,如沒有條件可選用室內通風裝置和對降低室內有害氣體有效的空氣淨化裝置。
四、注意做好工人和入住人員的勞動保護工作,特別對於油漆工,在施工中應盡可能佩戴防毒器具,盡量不要在油漆現場過夜,若出現頭疼、惡心、氣喘、喉嚨痛等症狀千萬不要大意,要及早請醫生診治;
五、做好裝修房間室內環境的檢測和治理。 3. 室內環境標準你知多少
時下,不少消費者在裝修、買家具、買房子甚至租房時,都希望能對自己的居室進行環境檢測。檢測需要標準,到目前為止,我國究竟有哪些室內環境評價標準?這些標準是否能全麵反映和評估室內環境質量?日前,中國室內裝飾協會室內環境檢測中心宋廣生主任就消費者關心的這些問題作了回答。
據宋主任介紹,1995年以來,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製定了一些室內環境質量的評價標準,主要有《居室空氣中甲醛的衛生標準》、《住房內氡濃度控製標準》、《室內空氣中二氧化硫衛生標準》、《室內空氣中二氧化碳衛生標準》、《室內空氣中氮氧化物衛生標準》、《室內空氣中細菌總數衛生標準》、《室內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衛生標準》。
宋主任說,由於人們對室內環境中的有害物質有一個不斷認識和發現的過程,所以室內環境標準的製定也是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比如,前一段時間被傳媒炒得沸沸揚揚的室內氨汙染問題,是近幾年北方冬季施工中加入了含氨的防凍劑造成的,盡管國家有關部門已經禁止使用含有氨的防凍劑,但到目前為止,我國還沒有室內空氣中氨含量的明確標準。據了解,目前已經建成的大批寫字樓和住宅都存在著嚴重的氨汙染問題,室內環境檢測部門在對此檢測時隻能使用兩個參照標準:一是國家1996年製定的公共場所衛生標準中的《理發店、美容店衛生標準》(理發店操作中經常使用氨水,國家規定每立方米空氣中氨氣不超過0.5毫克);二是國家發布的《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規定化工廠附近居民區大氣中氨的標準每立方米空氣中氨氣的濃度不超過0.2毫克)。由於室內環境中沒有氨的汙染源,所以實際數值都應該低於以上兩個標準。
由於目前建築、裝飾裝修和家具造成的汙染比較突出,一些與室內環境相關的建材和住宅設計標準也常常在檢測中被用到:如《天然石材產品放射性防護分類控製標準》,按天然石材的放射性水平把天然石材產品分為a、b、c三類;《實木複合地板》的國家標準按照實木複合地板甲醛釋放量,把實木複合地板分為a類和b類;《國家環境標誌產品技術要求———人造木質板材》規定:人造板材中甲醛的釋放量小於0.20毫克/立方米,木地板中甲醛釋放量小於0.12毫克/立方米的屬於環保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