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 討厭的硬水
在大自然中,水裏總是含有一些溶解了的二氧化碳。當水流經石灰岩上麵的時候,水中的二氧化碳和石灰石等作用變成了碳酸氫鈣,而這種物質是易溶於水的,便被水帶走了。這種含有碳酸氫鈣、碳酸氫鎂的天然水稱為暫時硬水。燒水的時候,溫度升高了,原先溶解在水中的碳酸氫鈣分解變成碳酸鈣,沉澱後留在鍋爐裏,就形成了鍋垢。這鍋垢的害處很大:鍋垢的傳熱本領極差,使大量的熱能浪費掉;鍋垢傳熱不均勻,當溫度足夠高時,就會引起爆炸。
現在,工廠裏總是用各種方法來軟化這種含有碳酸氫鈣的硬水。軟化硬水的常用方法是往水裏加純堿碳酸鈾,因為碳酸鈉能與碳酸氫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澱,過濾除掉沉澱後,水中碳酸氫鈣的含量就很少了。
硬水不但在工業上有害,甚至還妨礙你洗衣服哩。你遇到過這樣的事兒嗎?本來該洗的衣服不算太髒,但是,擦肥皂一洗,水麵上卻滿是白花花的髒東西。這又是硬水幹的壞事兒:肥皂的化學成分是硬脂酸鈉,它能和硬水中的碳酸氫鈣反應,生成白花花的沉澱物──硬脂酸鈣。很明顯,用硬水洗衣服,會浪費肥皂,而自然水如:海水、河水、湖水、井水,總是和石灰石打交道,大多數是硬水。在家裏最便當的軟化硬水的方法,是把水煮一下,去掉碳酸氫鈣。2. 預防亞硝酸鹽食物中毒
亞硝酸鹽是一種白色或淡黃色結晶鹽類物質,味苦,外形極似食鹽。亞硝酸鹽進入人體,氧化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為高鐵血紅蛋白,後者無攜氧功能,導致組織缺氧,引起腸原性青紫症,皮膚青紫是本病的特征,尤以口唇青紫最為普遍。中毒劑量為0.3 g~0.5 g,致死量為3 g,一般在進食1~3小時發病,短者僅10分鍾,長者可達10餘小時,亞硝酸鹽還可與食物或胃中的仲胺類物質作用生成亞硝酸胺,對人體造成傷害。亞硝酸鹽食物中毒的特效藥是美蘭(亞甲蘭)製劑,使用劑量為1~2 mg/kg體重,用25%葡萄糖20~40 mL稀釋後靜脈注射,可使紫紺症狀消失。
從食品衛生角度講,亞硝酸鹽作為食品添加劑,在肉製品如香腸、肴肉、狗肉等的生產中可以使用,其主要作用是保持肉製品的亮紅色澤,抑菌和增強風味,但要嚴格控製使用範圍和使用量,國家標準中規定,肉製品中,亞硝酸鹽含量不得超過30 mg/kg,並妥善保管。萊城區食監所1993~1998食物中毒數字統計顯示,五年來,共發生4起亞硝酸鹽食物中毒案,占總起數40%,其中就有3起是由於肉製品生產者管理不善,誤加、誤食亞硝酸鹽而引起中毒。另外,由於土壤化學成份的緣故,使某些蔬菜如芹菜、韭菜、菠菜、卷心菜、萵苣中含有大量的硝酸鹽,特別是在醃製不透或腐爛變質的蔬菜中,硝酸鹽含量更高,硝酸鹽被人體中腸道細菌還原為亞硝酸鹽而對人體造成傷害。所以除肉製品生產者嚴格管理、控製亞硝酸鹽使用量外,食監機構還提醒廣大消費者,應不食色澤異常的肉製品,變質陳腐的蔬菜和醃製不透的鹹菜,並嚴禁飲用苦井水。
另外,有些建築施工隊,在冬春季節施工時,習慣用亞硝酸鹽作防凍劑,也要嚴格管理,明確標記“有毒”字樣,以防誤食。3. 莫讓缺鐵困擾你
炎熱的夏日常常會使人感到疲勞和精神萎靡,但這也是貧血的一種早期症狀,值得引起我們的注意。不久前,一位朋友因為感到持續疲乏而去醫院做了一次檢查,結果卻令他感到意外,醫生告知他患上了缺鐵性貧血。那麼,缺鐵性貧血究竟是怎麼造成的?如何預防和治療呢?為此,我們采訪了中國中醫研究院西苑醫院血液科主任麻柔教授。
麻柔教授指出,從某種意義上說,貧血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而是一種症狀。說貧血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並不是說貧血本身不是“病”,而是說貧血可以在各種原因引起的疾病中見到。貧血的定義是:單位容積血液內血紅蛋白或紅細胞壓積低於正常,因此貧血時人的血液總體積並未減少,而是血液中的紅細胞數量明顯減少了,所以說貧血不是“血少了”,而是血液變“稀”了。
貧血的種類很多,缺鐵性貧血是貧血中最常見的一種發病率也居各類貧血之首,尤其對於嬰兒、兒童、青春期少年和孕婦等人群,因為他們的需鐵量大於常人,如不注意補充,很容易造成鐵攝入不足而導致缺鐵性貧血的發生。
麻柔教授介紹說,疲乏、精神萎靡是缺鐵性貧血最常見、最早出現的症狀,隨著病情的加重,病人還會出現皮膚、粘膜蒼白,重度貧血的病人皮膚會呈蠟黃色。另外,貧血的症狀還可以反映到心血管係統、消化係統和神經係統等,出現活動後心悸、氣短,食欲不振、腹脹、惡心和頭暈、耳鳴、眼花、暈厥、失眠等症狀。
對於造成缺鐵性貧血的主要原因,麻柔教授概括說,缺鐵性貧血主要有兩大發病原因,一是因為病人對鐵質吸收的不夠,二是因為病人體內的鐵丟失過量造成的。
吸收少的原因主要是病人的飲食不均衡,不合理,另外就是腸胃功能差,對鐵吸收不夠,而懷孕的婦女和兒童比常人的鐵需要更多,更應當注意補充鐵質。
麻柔說,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餐桌上的食品也越來越豐富,但與此同時,很多人卻因此而忽視了日常飲食多樣性的重要。因此,預防缺鐵性貧血應合理飲食,改進膳食結構,注意烹調方法。具體到日常生活中,即最好使用鐵鍋炒菜,並多吃富含鐵的食品如豬肝、綠葉蔬菜、黃豆、黑木耳、海帶、紫菜、桂圓等,另外現在市場上還出現了含鐵醬油,這些食品都可以增加人體對鐵的攝入需求。
貧血是一種常見症狀。輕度貧血時症狀常很輕微,不易引起人們注意,但貧血可以在各種原因引起的疾病中見到。常常可能是某種腫瘤性疾病的表現,如胃癌、腸癌,尤其是老年人貧血,因此應重視貧血。
缺鐵性貧血的治療原則是補充鐵劑和糾正缺鐵原因。麻柔教授說,缺鐵性貧血診斷容易,治療效果好,但必須查清缺鐵病因,治療原發病,才能根治;如老年人缺鐵性貧血常因消化係統腫瘤慢性失血引起,如果發現和診斷了缺鐵性貧血就給以鐵劑治療不進一步檢查,延誤了係統腫瘤的診斷顯然是錯誤的。又如常有一些缺鐵性貧血病人缺鐵是由於不良嗜好和習慣引起(如長期嚼食大量茶葉),如不問清楚病史,糾正不良嗜好和習慣,單純給以鐵劑治療,不僅得不到療效,還延誤病人治療。 4. 神秘太空探索下一個百年麵臨環保能源新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