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做“公交族”――――以乘坐公共交通車為榮

比起私人轎車來,也許公共交通工具顯得有些擁擠和不便,但是如果大家在外出時,都能盡量乘坐公共汽車、電車、地鐵等公共交能工具,就可以減少汽車的出行,既可以節約汽油,又可以減少汽車尾氣排放帶來的大氣汙染,還可緩解道路的堵塞。58. 乙醇汽油“火”起來

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是一項對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舉措,《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對此做出了明確的要求,2001年國家計委已經把搞好車用乙醇汽油推廣使用試點作為今年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的重點工作來抓。在各部門和各有關地方和企業的協助配合下,爭取“十五”期間在全國重點城市形成推廣使用的局麵。

據新華社電從 7月1日起,河南省部分黨政、事業單位的5000輛汽車,將首批試用車用乙醇汽油。

據介紹,河南是國家確定的生產變性燃料乙醇和應用車用乙醇汽油的3個試點省份之一。南陽天冠集團20萬噸變性燃料乙醇裝置已建成投產。在鄭州、洛陽、南陽3個使用試點城市,15座試點加油站的改造和新建工作已接近尾聲,預計6月20日左右可基本建成投運。

河南是全國小麥生產第一大省,糧食庫存負擔沉重,此次全省變性燃料乙醇的生產已確定小麥陳化糧為主要原料。專家介紹,推廣應用車用乙醇汽油對有效解決剩餘糧食深加工轉化問題,穩定糧價和農民收入,減少環境汙染,緩解石油資源緊張的矛盾,都有重要意義……車用乙醇汽油,是在汽油中加入適量變性燃料乙醇形成的新型混合燃料,可以頂替部分汽油,以緩解原油短缺的矛盾。

使用這種汽油不但不影響汽車的行駛性能,而且還可減少有害氣體排放,是一種改善環境的清潔能源。有關部門計劃在“十五”規劃前期,初步形成全國範圍內應用車用乙醇汽油的局麵。

用乙醇汽油鏈接產業鏈條

國家計委產業政策司司長劉鐵男闡釋了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的三大意義。

其一,可以緩解石油緊缺矛盾。我國在1993年後,成為石油淨進口國,受資源的影響,原油供求矛盾日益突出,這將成為製約我國經濟發展的長期壓力。《十五計劃綱要》提出,要開發燃料酒精等石油替代品,采取措施節約石油資源。燃料乙醇屬可再生資源,用它取代部分汽油,意義重大;

其二,可以有效解決玉米等糧食的轉化,促進農業生產的良性循環。我國是一個農產品生產和消費大國,黨中央、國務院始終高度重視農業問題。近年來,我國農業生產連年豐收,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已經接近5億噸,實現了農產品供給由長期短缺到總量基本平衡、豐年有餘的曆史性轉變,然而糧食深加工轉化問題未能得以很好解決。糧食雖然增產,但並未形成“增產—消費—刺激再生產”的良性循環。

針對目前糧食供給相對過剩、糧價下跌、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問題,《十五計劃綱要》提出,要通過加工轉化、擴大出口等多種方式,解決糧食等農產品階段性供過於求問題。發展車用乙醇汽油,可以有效解決玉米等糧食作物的轉化,形成一個長期、穩定、可控的糧食消費市場,使國家又擁有了一個可靠的糧食調控手段,有助於增加和穩定農民收入,實現農業生產的良性循環,為農業的產業化探索一條新途徑。

目前,我國汽油年消耗量約3600萬噸,按理論推算,即使全部使用車用乙醇汽油,生產乙醇所需玉米,僅占我國玉米產量的8%左右。因此,不會對糧食產生衝擊。

其三,有利於環境的改善。用乙醇替代等量汽油,可提高汽油的辛烷值,清潔汽車引擎,減少機油替換,降低汽車尾氣有害物質的排放。作為增氧劑,燃料乙醇還可替代MTBE(甲基叔丁基醚)、ETBE(乙基叔丁基醚),避免對地下水造成汙染。

麵對全世界範圍內的能源短缺前景,許多國家都在未雨綢繆,試行各種新能源開發替代工作。

國家計委能源研究所所長、資深能源專家周鳳起告訴記者,目前世界各國十分重視對風能、生物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但這些清潔能源各自的局限決定了它們仍然無法很好地取代以石油、煤炭為代表的傳統能源。我國整體上屬於資源短缺的地區,石油儲量僅占世界儲量的2.7%。由於我國原油產量在可預見期內尚無迅速發展的前景,隨著經濟的發展,石油缺口將越來越大,我國對國外石油的依存度也將進一步加大。如果達億噸以上的進口量,則不僅對世界原油市場會產生重大影響,也會影響到我國的經濟安全。所以我國除了充分利用好國際、國內兩種石油資源外,對石油的節約和替代也必須予以更高的重視。

研究結果表明:在1991~1998年中國石油需求年平均增長率為7%,考慮到未來中國的GDP增長率將保持7%或更低程度的增長以及其他的努力,石油需求年均增長率如能降到4.5~5.0%,2010年的石油需求量將為335Mt———357Mt,如1998~2020年均增長率降到3.6~4.0%,2020年石油需求量將為430Mt~475Mt。

車用燃料乙醇項目的發展與推廣,在美國、巴西有很好的成功經驗可供借鑒。我國此次製定的燃料乙醇發展的產業政策,勢必將對緩解未來的能源短缺和解決汽車尾氣的汙染問題帶來希望。

作為清潔能源,燃料乙醇對我國可持續發展將作出的貢獻令人興奮,而更令人關注的則是燃料乙醇的產業前景。

在周鳳起所領導的國家計委能源研究所最近對廣西省所做的產業發展建議項目中,燃料乙醇被大力推薦。“建設50萬噸/年酒精聯合企業,需消耗鮮木薯340萬噸,種植木薯約需旱耕地130萬畝。主導產品為50萬噸木薯酒精,副產品有30萬噸酒精蛋白飼料,40萬噸二氧化碳係列產品,酒精深加工產品有乙醛、醋酸乙酯、三氯甲烷等。種植130萬畝木薯約需10萬農戶參與,利用本項目副產品蛋白飼料加工為全價飼料後可在木薯種植地發展農戶家庭養殖業,可養殖10萬噸/年的優質家禽供應市場。主產品中30萬噸酒精作為能源酒精摻混到汽油中作車用燃料,10萬噸食品酒精出口外銷,……

因此,本項目產業鏈包括了農業種植、養殖、酒精製造、能源再生、化學加工、外貿出口以及木薯良種培育等產業,對帶動項目所在地及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