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春季保健養生
春天氣候逐漸轉暖,萬物複蘇,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節。然而,也是"百草發芽,百病發作"的季節,因此應注意保健養生。
春季養肝:鴨血、雞肝、食醋和酒
春天萬物複蘇,人體的新陳代謝也逐漸旺盛,此時,隻有保持肝髒旺盛的生理機製,才能適應自然界生機勃發的變化。
春季養肝以食為先。要注意全麵營養,宜多吃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的食物,少食動物脂肪性食物,按時就餐,消化功能差時采取少食多餐的方法,保證營養的攝入。新鮮熟透的水果,有益於健康。雞肝味甘而溫,可補血養肝,是食補肝髒的佳品,較其他動物肝髒補肝的作用更強,且可溫胃。以味補肝首選食醋,醋味酸而入肝,具有平肝散瘀,解毒殺蟲等作用。
初春時節寒氣較盛,肝陽難以開發,如能少量飲些酒,則可利用其走竄推動的作用,使肝中陽氣升發。鴨血性平,營養豐富,可養肝血而治貧血,是保肝最佳食品之一。菠菜具有滋陰潤燥、舒肝養血的作用,如做湯加上動物血,可治療肝氣不舒。獨特的春季養生法:伸懶腰
俗話說:"春困秋乏",春天暖洋洋的陽光讓人特別想睡覺。特別是下午,工作學習時間長了,感到特別疲乏。這時候伸個懶腰,就會馬上覺得全身舒展,精神爽快,十分地自在。即使在不疲勞的時候,有意識的伸幾個懶腰,也會覺得舒適。
所謂伸懶腰就是把手臂的肘部向上抬高超過胸部的一種運動。然而,為什麼這樣一個簡單的動作有如此神奇的作用呢?大家知道,伸懶腰時可使人體的胸腔器官對心、肺擠壓,利於心髒的充分運動,使更多的氧氣能供給各個組織器官。同時,由於上肢、上體的活動,能使更多的含氧的血液供給大腦,使人頓時感到清醒舒適。
人體解剖學、生理學告訴我們,人腦的重量雖然隻占全身體重的1/50,而腦的耗氧量卻占全身耗氧量的1/4。人類由於直立行走等因素,身體上部和大腦較易缺乏充分的血液和氧氣的供應。久坐不動,加上大量用腦工作容易引起大腦缺血、缺氧症狀,頭昏眼花,腿麻腰酸,導致工作效率降低。所以經常伸伸懶腰,活動活動四肢對恢複疲勞是絕對有好處的。110歲的長壽老人俞生光幹活累了,總要打一套"白虎拳"或者伸幾個懶腰再繼續工作。這就是他在生活中悟出來的健身哲理。坐久了請多伸懶腰,這是給坐辦公室一族的忠告,也是讓您在春天保持旺盛精力的"法寶"。春季話養生
春天是新陳代謝最為活躍的時期,人們的生活規律在此季節也會發生很大的變化,"百草回生,百病易發",人在這時候特別要做到起居勞作、精神調攝要順應春天陽氣生發、萬物萌生的特點,使精神、情誌、氣血也能像春天的氣候那樣,舒展暢達、生機勃發。
春天氣溫適中,人類機體產生的熱量正好與體內外的環境相協調,這使皮膚和肌肉的微血管處於舒張的狀態,血流緩慢,流入大腦的血液相應減少,如此一來,中樞神經係統的興奮性刺激信息自然減弱。另外,春天的氣溫、濕度都十分適合睡眠,加上春天比冬天夜短,故出現了"春眠不覺曉"的生理狀態。因此,人們在春天也就有必要進行調適。一是在起居方麵,宜早睡早起,保持每天有一定的睡眠時間。午飯半小時後,應抓緊時間適當小憩(以40分鍾至30分鍾為宜),但要注意通風,始終保持室內空氣清新;三是要注意鍛煉身體。要據根自己的年齡、體質選擇適當鍛煉項目。如散步、慢跑、做保健操、春遊踏青等。
春天還要注意保持體內陽氣。祖國醫學認為,在養陽之中重在養肝。因此,春季保肝尤為重要。一是飲食均衡。要多吃些新鮮蔬菜和低蛋白、低脂肪、高維生素、高礦物質的食品,少吃些酸、辣及油炸、烤、煎的食品;二是要勤喝水少飲酒;三是要調理好情緒,始終保持每天有一個好心情。"春捂"防"春寒"
春天是冬季和夏季的延行季節,冷暖氣團、東西氣流交替活動頻繁,天氣時冷時熱,忽燥忽濕很不穩定,加之風沙大,人體對春季這種多變氣候適應性較差,容易產生精神疲乏或誘發疾病。"春日春風有時好,春日春風有時惡;不得春風花不開,花開又被風吹落。"王安石的這道詩把春季的氣候特點描寫得惟妙惟肖。春天,既是綠的信使,也是疾病的禍首。
有關研究表明,超過6米的大風便會令人煩惱,有礙於人的正常思維和工作心情,大風鄭起的風沙、塵土刺激鼻腔和咽喉粘膜,擾亂情緒;微風攜帶的塵土及汙染物,還會合人患上呼吸道係統疾病;風還會加速花粉的傳播,即使是2-3米/秒的微風,也會將散落地麵的花粉重新揚起,給過敏者帶來很大痛苦;春季還容易產生低頻的風(即入聲波),對人體的中樞神經會產生巨大的破壞作用。因此,多風的春天交通事故、精神病患者的自殺率明顯增多。
多風的春天,空氣中負氧離子大大減少,正離子猛增,使人體內化學過程發生變化,血液中產生大量的血液素,讓人感到緊張、壓抑、疲勞,易導致精神紊亂;年老體弱者、孕婦等由於受生理機能調整速度緩慢,更容易受"風"侵襲致病。
尤其是春季出現的"倒春寒"讓人重回冬季,有關實驗證明,當氣溫在零度左右時,風力每增加二級,人應會感到外界氣溫下降了5-6度,這個特點在早春表現得更為明顯。
防寒保暖仍是春季重要的保健規律,這就是所說的"春捂"。行萬不可因天氣乍暖就過早地脫下棉衣,尤其是家有年老體弱者更應注意春季的保健,因為乍暖還寒。自製香袋 提神防病
春風送暖,氣溫回升,但是,這時人們卻會感到困乏無力,提不起精神,這叫做"春困"。春困不是病,是人體生理機能隨著自然氣候變化而發生的一種生理現象。冬天,皮膚血管受到寒冷刺激,血流量減少,大腦和內髒的血流量增加。進入春天,隨著溫度的升高,皮膚毛孔舒展,血液供應增多,而供應大腦的氧氣相應減少,於是有人出現了無精打采、昏沉欲睡的中樞神經係統抑製的春困現象。可利用嗅覺刺激的方法來克服春困,自製一隻香袋佩掛胸前,縷縷幽雅的芳香相伴,可使你神清氣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