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1 / 3)

第十八章

5.助紂為虐

比喻幫助惡人作壞事。紂,商朝末代君王,古人把他看作惡人的代表。也有“助紂為虐”的說法。自古以來人們就非常憎惡助紂為虐的惡人。有了一個惡人,這個世界就嫌多了,再出現一個幫凶,為害就更大,世界就更不太平。他不僅增加了受害的範圍,還起到了推波助瀾,扼殺良知的作用。所以說,幫助惡人做壞事的人,是惡人手中的刀,比惡人還要歹毒。助紂為虐,是一種使魔鬼永不回頭的陰險行為。助紂為虐者均屬邪惡小人,邪惡小人具有某種共同特性,他們的胸襟陰暗,品行惡劣,沒有什麼正義和道德可言。他們隻叮準向上爬的機會,那怕是顛倒是非,混淆黑白,能捧則捧,不能捧就誣陷。他們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在得誌之心尤其熾烈時,像瘋狗一樣上竄下跳,像惡魔一樣窺伺時機,極盡奸邪之人的醜態。他們一會左,一會右,完全沒有作人的基本原則。總是從一個極端轉向另一個極端,無法把握。為了自己的利益、個人的得失恩怨,置國家利益和他人利益而不顧。

風波亭作證

萬俟占內,字元忠,開封陽武縣人(今河南原陽縣人)北宋末年,任轉運判官的職務,後改為提點湖北刑獄。

公元137年,抗金名將嶽飛任武勝定國軍節度使。萬俟占內在嶽飛管轄範圍內任職,千方百計討好嶽飛,一心想利用嶽飛,以求升遷。嶽飛是忠臣義士,生性耿直,且疾惡如仇,對萬俟占內的逢迎拍馬很是反感,並且不以禮對待萬俟占內。在遭到嶽飛的一次斥責後,隻好灰溜溜退出。從此他對嶽飛恨之入骨,來了一個惡人先告狀。他向朝廷上奏說:“湖北是國家咽喉要地,嶽飛長期職在此地,又深得民心,背叛朝廷是隨時可能發生的。”

當時,南宋朝廷的宰相是賣國求榮的秦檜,他早已被金國收買,成為一名內奸。他哪容得嶽飛誓與金人血戰到底的做法和氣魄,他早就盤算著拔掉嶽飛這顆眼中釘和肉中刺,他四處尋找嶽飛的冤家對頭充當邦凶。當他打聽到萬俟占內對嶽飛有怨恨時,馬上召萬俟占內入朝,兩人相見,一番交談,臭味相投。萬俟占內本是奸詐詭序之徒,又善拍馬奉承,很快變成了一個為虎作悵和害人成性的惡魔。

在秦檜的保薦下,萬俟占內做了朝中察禦史,不久,又提升為右正言,萬俟占內感激涕零。

140年,嶽飛率部連戰連捷,中原地區大部分被嶽家軍收複,抗金出現空前的大好形勢。秦檜卻坐立不安,既怕抗金成功,自己在高宗麵前變得毫無價值,又怕金國斥責他沒有阻止抗金。此時,金兀術又來密信,秦檜從個人的利害考慮,決心破壞抗金的大好局麵。

在秦檜的示意下,萬俟占內在朝廷上大放厥詞,對以嶽飛為代表的廣大抗金將領大加汙蔑。秦檜也向高宗密秦,“臣聞近來諸將獲捷之後,頗有飛揚跋扈之態,以自己姓氏稱號其軍,諸軍士卒隻知其帥,不知天子,臣下對此深感憂慮。”高宗聽後吃驚不小,急向秦檜問計。

幾天後,高宗下詔,升遷韓世忠、張俟為樞密使,嶽飛為樞密副使,並限令即日離軍到京赴任,秦檜、萬俟占內陷害嶽飛第一步得逞。

這一年七月,萬俟占內在奏章中捏造罪名胡說:“今年春金人渡淮南侵犯時,嶽飛貪生怕死,擅違詔令,打算放棄淮西重鎮山陰。”高宗已疑嶽飛不忠,現在已完全不信任嶽飛,接著秦檜黨羽一同上奏,嶽飛被免職。秦檜、萬俟占內不置嶽飛於死地不肯罷休,又收買嶽家軍中的王俊,指使他誣告嶽飛長子嶽雲和其部將張憲謀反,於是,將張憲、嶽雲、嶽飛以謀反罪下獄。

但是,還是有不少人站出來替嶽飛鳴冤,秦檜和萬俟占內到羅織之伎已盡,陷害之辭已窮,再拖下去,事將敗露,於是叫萬俟占內竟自定罪。抗金名將韓世忠聽說這個消息,闖入秦檜府中質問道;“被告並未招認,何以竟欲定罪?”秦檜說:“嶽飛等人雖不認罪,但這些罪狀莫須有(也許有)!”韓世忠憤慨地說:“莫須有三字,怎能使天下人信服?”

秦檜和萬俟占內十分著急,趕忙召集審案人員,對嶽飛進行最後判決。大理寺不得已,判嶽飛兩年徒刑,萬俟占內大為惱怒,他擅自改判嶽飛為斬刑,張憲為絞刑,嶽雲為三年徒刑。後來,又將嶽飛改為賜死,嶽雲為死刑。秦檜害怕人民請願,叫萬俟占內派軍隊防護。

臨刑前,萬俟占內讓嶽飛等人畫押,嶽飛麵對這為虎作悵害人成性的小人,憤然揮筆,寫下了“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個大宇,一代抗金名將死時39歲。消息傳開,朝野官民一片悲拗號泣之聲。

萬俟占內先前四處獻媚求發跡,鬱鬱不得誌。後來他專事誣陷,充當幫凶,一下子登上高官顯位。他與賣國求榮的秦檜沉溫一氣,積極密謀,陷害忠良,動搖了軍心,挫傷了抗金將士的報國熱情。給本來已經衰微的南宋王朝增加了動蕩和不安,加快了南宋王朝的滅亡。自己也落得了一個遺臭萬年的下場,跪在嶽飛墓前的鑄鐵像,永遠都將作為一個反麵教材為世人所不恥。

據說,釋迦牟尼佛出生在藍毗尼園的婆羅樹下後不久,就能步行七步,眼觀四方,右手指天,左手指地,口中哺哺道:此即是我最後生身,天上地下,惟我獨尊。這就是自尊自敬、正大光明、自我獨立的宣言。愚昧齷齪處世者,說到底,就是沒有“自重”、“自敬”。宋代學者陸桴亭說:敬字一到心中,就好象如日中天,日照當頭,妖魔鬼怪自然逃得無影無蹤。處世保身,自重當先。(七)忌“讓人難為情”

人穿衣裳一為禦風擋寒,二為求得美麗,三為遮羞。為人處世,誰都會有羞於啟齒的隱私。因此,善於遮羞不可或缺。

人言家醜不可外揚,自己的難言之隱誰也不想示人,落下笑柄。然而除非已莫為,才能人不知。所以遮羞術一是要盡量保守秘密,二是要在醜事曝光後,使其產生的不良後果變得小一些。

別人出醜,不能幸災樂禍之心溢於言表,否則會結下化家,並為眾人不齒。如能主動為別人打圓場,遮醜事,就能順水推舟般地落下人情。

世事難料,隱私絕非不會泄露。每個人都會有出醜露乖的那一天。首先要保持冷靜,不能手忙腳亂,五上加五,推倒瓶子灑了油。其次要學會順力借力,切莫生遮硬擋,此地無銀三百兩。第三可以“王顧左右而言他”,分散人們的注意力,避其鋒芒。千萬不要讓一個小小的把柄被人揪住,帶出更大的醜事,使對手一鼓作氣害得你身敗名裂。

莫因醜小而不遮。

1.莫因“醜”小而不遮

貼金撲粉人人樂為,可令人不恥之事,相信沒有人願意讓人傳揚。如果在交際中,注意為人遮蓋羞處,瞞住隱私,別人便會對你感激不盡,也就會在別的事上彌補你的人情。

M君在大建築設計事務所工作,大學畢業後,立即取得一級建築師的資格,是一位有才幹的人。

某日,M君和兩位上司到委托設計的客戶那裏,對方除負責的一位董事外,還有兩位部長出席。當天是第一次見麵,目的在刺探客戶的意向。

雙方在會客室站著交換名片。這時,M君的名片夾裏有樣東西掉在桌上。突然,M君發出一聲“啊”,一副狼狽的樣子,其他的人也屏息噤聲。掉在桌子上的東西,原來是避孕套。

M君慌慌張張地撿起來,然後戰戰兢兢地窺伺對方董事的臉色。

“哈哈,沒看到,沒看到。”對方麵帶微笑地說。事後的商討就在笑聲和親密感中進行。

這種胡話盡管沒誰會相信,可在當時的情形下,卻起到了好的作用。為了照顧別人的名聲和麵子,撒了謊,說胡話,又有什麼大不了的呢?

在特定的條件和情況下,人們為了避免觸及別人的忌諱,防止招來麻煩,引起彼此的不愉快,有時不能、不願、不好直接說出某一事物,就需要用另一事物來加以替代或化解,通過“指鹿為馬”,來逢凶化吉、開展交際,以期達到更好的效果。

有一次設宴招待一位伊斯蘭朋友,由於服務員的疏忽,竟上了一道乳豬菜,使歡樂的宴會出現尷尬的場麵。對此,周恩來總理風趣地說:“這是鴨,我們是稱做鴨子的。”通過這麼機智的名稱替代,化解了由服務員一時疏忽所帶來的不融洽氣氛。

在這種彼此都十分清楚,尷尬局麵純屬服務員的疏忽所致的情況下,當然最不應該糾纏的是疏忽,最重要的是友情,最需要的是盡快化解難堪,所以周總理“指豬為鴨”了一回,確是機智過人。

看來,遮羞有時並不一定是件壞事。遇到尷尬情況,應盡力以新話題、新內容引申轉移,千萬別拘泥一頭,執著不放,弄得僵持不下,導致更為難堪的局麵。

在社交中,誰也不可能預料一切。例如,也許你沒想到和你打交道的人是與你有嫌隙的或者是你競爭對手的朋友;也許你沒估計到對方是四川人而不喜歡川菜;也許你突然說錯了話,等等。這些都很叫人尷尬。這時候,你原來所準備應付的情況全變了,一時免不了有些失態。這種場合下的遮羞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