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蟒山森林公園(2 / 2)

不管因何而名,蟒山在古人眼中都是一塊風水寶地,否則明十三陵也不會選址在蟒山腳下了。據說,十三陵的風水格局為:左青龍、右白虎。其中左青龍則指蟒山,右白虎則為當今虎峪。蟒山因其依山傍水,狀如懷抱而被崇禎選為其陵寢所在,卻因李自成破京師自縊而死草草掩於現思陵。1992年,國家林業部批準成立蟒山國家森林公園,總麵積8622公頃,是北京市麵積最大的國家森林公園。

等等!那老頭並沒有進公園,而是順著公園的圍牆繼續往前走,大約走出一裏多地,他四周看看沒有人,一個縱身如猿猴一般輕巧地翻過柵欄。孫遊眼前一亮,這老頭有情況。作為一個大學教授,他肯定不會是為了逃那二十塊錢的門票而去翻柵欄,那麼他是為什麼呢?很簡單,他不想被門口的監控器拍到!顯然,接下來他將要做的事情是見不得光的。

孫遊估摸著康一介已經走遠,也看看四下無人,縱身翻過柵欄。這柵欄雖然不過一人來高,但是它上麵纏滿了鋼刺網,這一躍必須高於柵欄的高度,否則就會被鋼刺剌傷。兩人這一躍就顯出差別來了,剛才康一介的身子高於鋼刺網足有半米,而孫遊幾乎是緊貼著它,差一點自己的兩條腿就被劃成蘿卜絲了。躍過之後,還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心裏多少有點後怕。

翻過柵欄之後孫遊才發現,這裏隻有雨水衝積出來的一條上山小路,這條小路既窄且陡,最陡的地方坡度幾乎已經是90度垂直的了,康一介之所以會選擇這條路上山,自然是因為這條路上不會遇見人。想到這裏,孫遊對這個老頭的行蹤更加好奇起來,於是便順著他的腳印往山上爬去。

雖然孫遊奔跑的速度可以達到時速300公裏,但他爬山的水平卻非常一般,沒過多久便氣喘籲籲了。他爬到一個較為平坦的地方,停了下來,他停下不是因為擔心自己被康一介發現,而是為了喘一口氣。他抬頭往山上看了一眼,幾乎已經確定自己把目標給跟丟了。

爬山途中在往上爬的時候,因為氣血分配給了四肢和腰部,所以頭上還不會怎麼冒汗,但隻要一停下了,汗就停不下來了。孫遊伸手抹到滿臉的汗珠,當他的手指劃過自己眼睛的時候,突然感覺有一個影子從自己身邊跑了過去。

雖然孫遊隻是用眼角的餘光看到了一個影子,但他可以肯定那絕對不是一個小鬆鼠,而是一個體型和野豬差不多的大型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