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03年,東周共主之周威烈王冊命了魏、趙、韓三家列位諸侯,由此戰國七雄局麵正式形成從春秋時代初期的一百四十多家諸侯,經過三百六十多年的兼並,到戰國初期就隻剩下了二十餘家。其中又以西嬴姓秦國,東田氏齊國,中原三晉(趙國、魏國、韓國),南羋姓楚國,北姬姓燕國此七國最強。史稱“戰國七雄”。各家的兼並戰爭使得諸侯變少了,勝出者疆域變大了,人口變多了,財富也集中了。原本分散在各家諸侯手中的土地人口財富,現在都集中在了少數幾個諸侯手裏。天下從成百上千個小國家整合為十多個大實體國家,原本的戰略緩衝空間不複存在,各個大國不得不麵對直接殘酷競爭的格局。資源的集中使得各國間的戰爭規模,戰爭烈度也急劇上升,我們的故事就發生在這個戰火紛飛的年代。
衛國以西在一片群山環繞的盆地中間有一個比較大的小村子,村子四周山崖陡峭,形成了一個天然的屏障,村莊南北走向占地近幾千畝,村子內隻有兩條路進出一南一北,順著大路的方向一條小河蜿蜒流過村莊,有山有水環境良好,所以這個村莊成為了附近零散居住百姓的交易和交流中心,雖然規模不是很大,但是在這戰亂的年代裏,給這附近的百姓卻提供了極大的幫助和方便,此時正值初春的早晨幾個小孩童圍著一顆老槐樹正在玩耍,而在樹杈上有兩個比較大的少年並排而坐,其中一個相貌清秀,圓眼高鼻,頭發用布條挽紮於頭頂,粗布土衣。另一個人卻是濃眉闊口,皮膚黝黑,同樣是粗布土衣,其中相貌清秀的開口道:“璃,我快要走了,”
叫璃的少年微有些驚訝的回道“這麼快啊。”
“是啊,先生都催我多次了,”清秀少年道
“是嗎,那我先祝你學有所成,記住,我永遠是你的好兄弟,不要忘了我,鞅”璃道
“我永遠會記得你的好兄弟,”鞅道
也許是增添了即將離別的傷感,兩個少年沒有說太多的話,隻是默默的注視著遠方,看著初春的朝陽一點點爬上中天照亮大地。
叫璃的男孩是村裏劉木匠的小兒子,劉木匠是村裏唯一的木匠在附近是比較小有名氣的,因為大家都要從他這裏的定做工具,而劉木匠人也比較實惠,從來沒有因為自己是唯一的木匠,而去多要大家的錢,有時一些困難的人找到他,他還會優惠或免費的幫助人,所以在附近劉木匠的人緣一直很好,劉木匠有三個兒子,大兒子叫劉大柱,已經娶了媳婦兒,生了兒子。二兒子叫劉二柱,剛剛定的親,準備明年就取進門,老大和老二都在父親的身邊幫忙。而這個老三叫劉璃,本來這個名字如果是劉木匠是無論如何也取不出來的,他是感覺家裏已經有了三個木匠了,所以他想讓自己的三兒子能有一些學問,以後說不得還會光宗耀祖,於是在老三還沒出生時,他就求村子裏的公孫先生,給老三取了個好名字,至於是什麼意思,他就不懂了,但是他知道肯定是好的,所以老三出生後並沒有像別的小孩一樣,子繼父業而是跟著公孫先生學習做學問。
而鞅正是公孫先生的兒子,公孫先生並不是本地的人,據村裏人說公孫先生是衛國都城楚丘來的,家裏本是官員之家,後來因為權力之爭被迫離開楚丘的,到了這裏之後,劉木匠沒少給他幫忙,所以才答應了他的請求,讓劉璃和自己的兒子一起隨自己做學問。因為公孫鞅比劉璃大兩歲,所以一直都非常照顧他,於是兩個人的關係像親兄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