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人生百態(1 / 1)

人生百態,現在的你是哪種狀態,或悲或喜獲累…或是無法形容…會麼?這個問題我也想問問自己。

什麼是絕望,什麼是理解,什麼是包容,什麼是家人。光鮮亮麗的背後其實隱藏的是巨大的黑洞,吞噬著一切本應該如此的事物。然後邏輯就變的不再是邏輯,思維就會混亂,判斷就變的不再有意義,這些過於官方的話題誰又會去理會。大白話就是人都會有私心,不想透露的那一麵,在那個陰暗又狹隘的空間裏,隻有自己和自己的對話。說出去的為自己辯解的東西往往可以被翻譯為另一個版本,需要嗎?我們總是為了一些事而說一些話。

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個孩子,有必要的時候大家都可以孩子氣,它不會陪同時間慢慢衰老,也不必擔心他會消失不見。在我們生活的世界裏,每個人看每個人都是孩子,同齡人看同齡人,同齡人看所謂的成熟之人,人都是在潛移默化中深受影響深受迫害的,我們就是這個時代的產物。我們就是向著這些所謂的成熟之人學習才成為了今天的我們,某種程度上的他們的影子。具有一定思維能力的人都有自我意識,都會首先擁護自己的意識,才會去考慮別人的想法。盡管如此人與人之間還是需要交流,無論產生爭執,或是矛盾。如果隻活在自己的世界,隻能和自己交流,那是我多畏懼的事。不是想著改變什麼,隻是害怕連傾聽的資格都喪失,那我願讓我的世界不再有任何聲音,隻要用眼睛看就可以了,那時候是不是又該慶幸身邊少了很多肮髒的東西。

否認自己單純,單純之人是那些遠離肮髒看不見也聽不見的人,雖然他們的世界無聲無色,可他們卻做到了永遠的純粹。但是這樣的人生誰會羨慕,誰會理會。生活有些時候本身就是汙穢的,它也是百態中的一種,但不是常態。任何一種不堪的事物都是需要去被理解的,開始時覺得自己是個無神論者,但後來又發現人不能不靠信仰活著,你需要他們,因為這些信仰中包含著我們需要的精神和品質,盡管你什麼都不懂,隻是泛泛的理解,最終你都會把它變為自己的思想轉化為自己的信仰,所以如此這般迷茫的我們也隻好勉強說是信仰自己了。

生命何等脆弱,它本來就該得到應有的休息和調整,無論是精神或是肉體,不規律的生活狀態讓無論身處什麼階段都不可能做到從容麵對所有棘手的事,你不願直麵的事也或是你一直否認但心存希望的事,也許一個打擊就可以把你擊垮,那時或許你連正確的決策都做不到,無理取鬧也好,價值觀崩潰也罷,你不是你,都可以。人總需要宣泄一些東西,好把自己放空再去接受生活的洗禮,我們總是在不斷重複這樣的狀態,好讓自己變得更有經驗,下次當同樣的磨難到來時不至於讓你的世界再次塌陷。

信任是把雙刃劍,會傷害自己也會刺傷別人,隻希望看到的是你說的,你累了可以休息,什麼都不說或是不和我說,在乎的人麵前一切的問題都不會是問題,一切的付出也都是無條件的給家人,你隻需要說而我隻需要聽,就算我的思想沒有達到你認為的境界又有什麼,我無非就是個傾聽者給你再多我的意識,也還是會被你的意識排除在外。那樣也心甘情願……我找不到鑰匙去打開那把熟悉的枷鎖,卻胡亂中摸索到一把陌生的鎖鎖住自己,如果這是最好的結局…。沒有停止的原因卻也無力掙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