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現在的處境叫我處處為難,整日攪和在這些達官貴人身邊,不上不下,沒事誰想為難就讓誰為難,誰想拿我解悶我就須得生出個好法子來化解!這日子過著有什麼意思?想到這兒我冷笑許久,越發覺得自己在這兒所作所為實在是沒勁兒透了,這‘再世為人’的感覺也不過如此。
大殿下看我無語良久,心中雖不知思慮些什麼,倒是也一路安生。可能是因為一開始在車內與大殿下攀談的緣故,並未覺得有什麼不妥,但現下思緒散漫,馬車的一路疾奔使得本來就不安穩的內座更加顛簸,懵然間這種感覺就凸顯了出來,我心中一路盼望著早些到了榮王府才好,要不我非散架了不成。我偷眼去瞧大殿下,他倒是怡然自得的倒在座上,絲毫不以為意。
我心中長歎一聲,人家主子都沒吭,我還是安生點為好,免得又惹些不必要的麻煩上身。想到這兒我也學著大殿下的模樣倒在座位上,渾然未發覺大殿下嘴角泛出的笑意。
正當我昏然欲睡之際終聽外麵侍衛回報,“殿下,榮親王府到了!”大殿下驟然正身,抖抖自己的衣襟,嘴裏輕輕的“唔”了一聲,車簾門就被掀開了,他扭頭看我,叮囑道:“今日是秋闈出行的祈福大典三日的開始,你在馬車內好好呆著,切勿亂闖,免得我們儀式過後尋你不著。”我心中不服,嘴上還未來得及辯駁,就見一內侍手搭了過來,一聲宏亮的司禮聲道:“大殿下千歲駕到!”我這才注意道外麵的一片喧嘩的場景瞬間變的鴉雀無聲,然後就隱隱瞧見,人群齊跪,耳邊轟然雷動的喊聲:“大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且聲音綿延不斷,後聲纏綿於耳。眼前的內侍不為所動,隻消輕聲道:“哎呦,大殿下您小心才是,儀仗隊已經在一旁候著了。”
車簾應聲兒落下,我坐在車內,實在按捺不住想見識這萬民跪拜的場景,當下小心的掀起一個角落,隻露了一個眼睛來瞧。隻瞧得大殿下背著手,身形卻分毫未動,接著便聽到他擲地有聲,字字鏗鏘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今年秋闈祈福大典後,自是一番豐收的好景致!”他話音剛落,人群中就發出一陣歡呼聲,緊接著眾人疊聲又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大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我這才用心去瞧大殿下今日衣著,一身明黃的正裝,就連靴子也是……我一手敲在自己的腦殼上!糊塗啊糊塗,他在淳王府說請了皇上的旨意……隻是我萬萬還不曾知道,這國家是有這麼一個習俗的!而且級別還是國典型的。
我說,怎麼以淳世子那樣的性子怎麼不加阻攔的就讓我輕易的走掉了……原來是大皇子篤定了淳世子不敢阻他行程的,否則這罪責可就大了,這關係一個民族的信仰的事兒,他自然不會在這上麵犯糊塗的。想來這大殿下的膽子也真是夠肥的,老子下命叫你主持秋闈大典,你還轉個彎順道把皇叔的囑托給執行了,真真是個好計謀,還叫明明自覺的情況的淳世子吃了一個悶虧。
他在馬車上,站了許久,偶爾有小風掠過他的衣擺,更顯得風度翩翩,氣質過人。我心裏盤算著這小子站著準備迷惑多少小姑娘家家的啊,真作孽啊。哪知他一隻手在身後輕擺,我心想這是朝我示意什麼?畢竟隻有我一人瞧得見啊。他接著道:“未時四刻已到!大典開始!”眾人齊齊起身,內侍在一旁輕道:“殿下,榮親王來迎您啦!”我一聽這話,忙將車簾放下,心道這地兒的習俗也是忒奇特,印象中一切祭祀、國典等等活動都是安排在清晨,怎麼這裏就獨獨安排在下午……
古時將一晝夜分為十二時辰,即: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時辰相當於現代的兩個小時。子時23~1點,醜時1~3點,寅時3~5點,卯時5~7點,辰時7~9點,巳時9~11點,午時11~13點,未時13~15點,申時15~17點,酉時17~19點,戌時19~21點,亥時21~23點,而一個時辰又分八刻,那麼未時四刻就是指兩點了,心中細細思量起來,一年十二個月,未時與八月正好相對,而四刻正好取之中間,這樣看來,如此這般的時候去祈福,也不無道理……畢竟這是一個與秋收相對應的時節。想到這兒,更忍不住想出去見識見識這樣的盛景了。
待到周圍嗡聲頓減,我伏在車窗旁邊,小心的掀起一角,探眼去瞧,外麵仍是熙熙攘攘一片,但是並無人再去注意我這兒,就連車邊的侍衛亦是意興闌珊的懶懶站在這裏,眼睛卻瞧著遠遠的一塊地兒。人群之中,一塊祭台周圍跪滿了朝拜的百姓,隻是個個如同小雞啄米一般,口中念念有詞,一直不停的跪拜。沒想到供桌上的紅擺一直不停的動,起初我以為是有風拂過,不以為意,可是後來紅擺大動,決不是風將其揚起,我好奇心大起,難不成,還有人敢在這兒搗亂不成。
思及此處,我輕手輕腳的趴下馬車,不驚動侍衛,掂手掂腳的靠近這個小小的祭壇,想搞清楚這裏邊藏著什麼蹊蹺,哪知就在這時從祭台下麵伸出來一個小黑手,拿了一個貢果,就隱沒了……我心中一動,不禁驚叫出聲,“哎呀,好像少了一個貢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