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 2)

當朝霞的餘暉正式從天空中落下,太陽的光芒照耀了整個大地。

泰城的百姓一大早便等在了城門口的街道兩旁,嘈雜的議論聲交織成一片,今天這個日子很重要,沒有人不想一睹襄國最年輕的狀元郎的風采。

城牆上,金黃色皇榜被風吹起了幾絲皺痕,可是,卻依舊可以清晰的看出上麵一排排的名字,位在榜首的名字是那般的醒目——華律。

“咚咚”的鼓聲從不遠處傳來,泰城的百姓們互相推擠著,朝城門口張望。按襄國的律法,狀元在高中當日需進宮麵聖,並向聖上諫明衷心,再由皇上安排職務。所以,狀元華律騎著白馬來了。

朱紅的狀元服穿在華律的身上沒有絲毫的突兀,清冷的眸似是雪山上的寒水,渾身上下冒著冷然的氣質。也許終是年齡過小,隻有十四歲的華律顯得幾分嬌小,可小小的身體裏卻是有股讓人無法直視的力量。頓時,還有些喧鬧的人們竟是奇跡般的安靜了下來,眾人的腦海裏同時浮現出來的想法是:好一個俊俏的少年。

紅色的衣衫在空中揚起幾個漂亮的弧度,華律隻是靜靜地坐在白馬之上。沒有任何的言語,沒有任何的表情。身上的紅與座下的白相互相印,泰城的百姓都記住了這樣一個潔白如雪的少年。以至於多年後,有人提起當年的情景,對華律的讚美依舊不絕。

層巒疊嶂的華麗宮殿就像一幅精美的畫卷,展開在華律的眼前。

華律的心中無疑使洶湧澎湃的,可是她決不允許自己有任何的差錯。一級一級的踏上雕著龍鳳的白玉階梯,她在心裏一遍又一遍的告訴自己,自己等這一天已經等得太久了,所以,就算沒有結局,也義無反顧。

“宣狀元華律進殿麵聖!”

太監尖細的聲音在華律的頭頂響起,華律收起心中的洶湧,麵上淡定,舉步走向那令無數人向往,卻又葬送了無數人的呈龍殿。

踏進明黃的大殿,華律依舊不卑不亢,朝龍椅上的少年皇帝行禮,大聲道:“微臣華律參見吾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仔細聽時,這清脆的聲音中也夾雜了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

龍椅上卡懶懶靠著的少年聽到華律的聲音後,幽深的眸中掠過一絲興味,緩緩道:“平身。”

“謝皇上。”

華律站起身,纖瘦的身板與這大殿形成對比,讓龍椅上的少年皇帝不由得眯了眯眼,如此纖小的少年郎擔當的起自己即將交與他的任務嗎?

“華愛卿年紀輕輕便有如此才華,此乃襄國之幸,朕不知,華愛卿入朝為官是為了什麼?”

夙離的這句話是試探,卻也是懷疑。他年紀尚輕,縱是治國奇才,也絕不可能一口吃成個胖子。他需要並且迫切有才能的人幫助他穩固江山,眼前的少年不知是敵是友,是庸才是奇才,他必須在最快的時間裏得到肯定的回答。

殿中的華律自是想不到夙離的九轉心緒。但是,她卻很明白,凡事,都要先入為主。

“臣是流芳城中長大的,自小看遍了流芳城中的人間百態,臣無奢望,讓流芳城名副其實卻是臣唯一的一個願望。”

華律依舊風輕雲淡的,可是,也隻有她自己知道收在袖中的收攥的有多緊。流芳城,流放城,這是襄國每個人都知道的事實,襄國人沒有人願意和流芳城有任何的牽扯。因為那裏實在太黑暗,以至於暗無天日。

夙離當然知道華律來自流芳城,當時知道華律的出處時他就被嚇了一跳,從襄國有史以來,還從來沒有人從流芳城中出來過,甚至還做了狀元。更何況眼前少年出淤泥而不染的氣息竟是讓他不由得想去相信這個少年。

點頭示意身邊的太監,暗紅衣袍的小太監立刻心領神會的上前一步,從左邊的衣袖中抽出早就準備好的聖旨。宣讀:“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狀元華律才華橫溢,今特封為三品廷尉,望愛卿秉存聖意,為國獻忠!”

“謝主隆恩!”

從那金碧輝煌的宮殿裏退出來,華律身邊立刻圍上了一群道喜的人,正三品可是一個不低的官階,更何況是掌管司法的廷尉。這說明什麼?說明皇上對這狀元郎不是一般的重視啊!此時不巴結,更待何時!

看著眼前一張張的熟悉的臉,華律並無什麼表情,這些人或真誠,或討好,看不出他們的眼中帶幾分真心。華律隻是淡淡的應這他們,被他們圍在中間,竟是有幾分卓然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