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討情(2 / 2)

以錢義對錢的喜愛,很難說會舍得掏出這麼一筆錢來。他們這錢顯然是從商戶那討來的。

有青皮無賴做亂,商家請他們來,這酬勞是必不可少的。就連現代,警察出一次警都要從受害雙方討要出警費,為此筆者家中都掏了過萬了,很難相信這古代就不要了。

所以對這奉承,寧采臣是喝得心安理得。完全不覺得這是吃人的嘴軟,花人的手短。

兩個差人見寧采臣還是不理睬他們,他們是沒轍了,總不能繼續花錢吧!

他們這出警費不比現代人,現代人不是本地人,也沒有什麼道德規範,想要多少,全靠一張嘴。可他們是這本地人,不是親戚,便是鄉鄰。討要太多,是會被人戮脊梁骨的。

更何況這族中還有三老,真鬧騰大了,無論是開宗族祠堂,還是鬧到縣官老爺那去,他們都是吃不了兜著走。

這古代人重視道德遠超現在。而且這道德定罪,可大可小,沒有個定例。沒人想去走一遭。

兩個差人好話哄著李公甫,不資曆論輩,對著李公甫“頭兒”“頭兒”的叫得甜境兒。

隻三言兩語,李公甫便軟化了。“叔舅說了,這是妖物所為。不過你們不用怕,叔舅說他可以治得了它。”

兩個差人不比李公甫,他們是杭州本地人,是見過妖物的。不由小聲低咕著:“找書生有什麼用?又不是科舉考試。這種事得找和尚道士才行。”

他們這是不滿。寧采臣喝著他們的茶,卻不管他們。這沒有這樣的道理。所以發出不滿,也不避著李公甫。

李公甫聽到他們的不滿,自然不高興。“你們不要看不起叔舅。咱們大牢是怎麼回事?你們比我清楚,可自從叔舅在牢上題了字,這大牢不就安份下來了。叔舅乃天上星宿下凡,字字都有神力。”

李公甫這樣一說,他們立即想起他們大牢的不淨。雖然他們無法證明這是寧采臣的功勞,但確實是在寧采臣住過之後,牢裏才肅淨下來。

這一番他們的心思又活泛起來。“頭兒,能不能請咱叔舅也給咱題幾個字?”

李公甫自然是不會說寧采臣連他都沒有題字,而是雙目一瞪,大聲道:“叔舅那字是神字,每一個都是大耗元神的,豈能隨隨便便就寫的。”

這麼大聲,寧采臣想不聽見都難。不過就像李公甫說的那樣,他這浩然正氣是有量的,不能隨意消耗。萬一到時候自己想用卻沒有了,那不是抓瞎了嗎?

而且也不能隻給李公甫寫,李公甫本就受到排擠,隻給他卻不給別人,隻會讓別人更排擠他。

索性全當沒聽見,不與理會,到時護著他們點也就是了。

李公甫這麼大聲,不隻李公甫在觀察他們的反應,其他兩個差人更是偷偷等著他的反應。

可是一盞茶都過去了,寧采臣依然是悠閑地品著茶,他們便知道是沒什麼指望了,垂頭喪氣而去。

寧采臣連他都沒給,李公甫又如何求得下這人情,隻是看著,卻也是求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