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巴黎的時光(下)(1 / 2)

(雪雪;轉到雨雪,不用多說了!)【轉到雨雪】

雨雪把行李一放到櫃子裏就很興奮:“藍玉,沙雅,我們去玩吧!”

“好!”

【法國巴黎戰神廣場】

“藍玉,沙雅~我們去買吃的吧!”

雨雪一來到廣場就直奔美食。

一個小時後,沙雅不耐煩了。

“喂,主人!你到底要吃多久啊!”沙雅大吼。

“怎麽了?”雨雪轉過頭,一臉委屈。

雨雪這程度那叫一個誇張。左手拿著兩桶爆米花、兩杯奶茶,右手拿著十幾串羊肉串,嘴巴上沾了許多油。

“呐,雨雪,去那玩吧!。”

藍玉用手指了指巴黎鐵塔。

“ok!”

【巴黎鐵塔】

“我們上去吧。”

藍玉笑笑。

“嗯。”

(雪雪:很抱歉妨礙大家看文,但是雪雪有點關於巴黎鐵塔的知識和大家“惡補”一下:埃菲爾鐵塔(又譯“艾菲爾鐵塔”)是法國巴黎著名鐵塔,坐落在塞納河南岸馬爾斯廣場的北端。1887年1月26日動工,1889年5月15日開放的,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曆史了。巴黎鐵塔有如巴黎聖母院,盧浮宮,凱旋門,香榭麗舍大街一樣是巴黎的地標性建築。

如果說,巴黎聖母院是古代巴黎的象征,那麼,埃菲爾鐵塔(EiffelTower)就是現代巴黎的標誌。

1889年適逢法國大革命100周年紀念,法國政府決定隆重慶祝,在巴黎舉行一次規模空前的世界博覽會,以展示工業技術和文化方麵的成就,並建造一座象征法國革命和巴黎的紀念碑。籌委會本來希望建造一所古典式的、有雕像、碑體、園林和廟堂的紀念性群體,但在700多件應征方案裏,選中了橋梁工程師居斯塔夫·埃菲爾的設計:一座象征機器文明、在巴黎任何角落都能望見的巨塔。

浪漫的巴黎人給鐵塔取了一個美麗的名字——“雲中牧女”。以設計人法國著名建築工程師埃菲爾的名字命名,並在塔下為埃菲爾塑了一座半身銅像。

法國人說,埃菲爾鐵塔是“首都的瞭望台”,事實的確如此。它設有上、中、下三個瞭望台,可同時容納上萬人,三個瞭望台各有不同的視野,也帶來不同的情趣。一個世紀以來,每年大約有300萬人登臨塔頂,俯瞰巴黎市容,歎為觀止。

最高層瞭望台離地麵274米,若沿1652級階梯而上,差不多要一個小時,當然也可采電梯登高。這裏最宜遠望,它會使人們產生這樣一種感覺:嘈雜的巴黎忽然靜了下來,變成一幅巨大的地圖,條條大道條條小巷劃出無數根寬窄不同的線。全巴黎盡在腳下,當白天視野清晰時,極目可望60公裏開外。

中層瞭望台離地麵115米。有人說,從這一層向外張望可以看到最佳景色。的確,淡黃色的凱旋門城樓、綠蔭中的盧浮宮、白色的蒙馬聖心教堂都清晰可見,色彩斑斕。傍晚登塔,則見夜色如畫,繁燈似錦,翠映林蔭,那些交織如網的街燈,真如雨後珠網,粒粒晶瑩。這一層還有一個裝潢考究的全景餐廳,終年都是顧客盈門,座位必須提前預訂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