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鷹和鼴鼠
有一天,鷹王和鷹後來到森林裏。他們在一棵枝繁葉茂的橡樹上築巢,準備在這兒孵養後代。
一隻善良的鼴鼠看到後,對鷹王說:“這棵橡樹可不是安全的住所,它的根幾乎爛光了,隨時都有倒掉的危險。你們最好不要在這兒築巢。”
但是鷹王非常自負,根本聽不進去鼴鼠的勸告。
他想:我是堂堂鷹王,你隻是一個躲在洞裏的家夥,竟敢跑出來幹涉鷹王的事情,真是豈有此理!鷹王毫不理睬鼴鼠善意的勸告,立刻開始動手築巢,而且築好巢當天就把全家搬了進去。不久,鷹後孵出了一窩可愛的小家夥。
一天早晨,外出捕食的鷹王帶著豐盛的早餐飛回家,頓時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隻見那棵橡樹已經倒掉了,鷹後和他的孩子都已經摔死了。
鷹王悲痛不已,他放聲大哭道:“我多麼愚蠢啊!我竟然把最好的忠告當成了耳邊風,上天真是給了我最嚴厲的懲罰!”
這時,鼴鼠說道:“輕視別人的忠告從來都是愚蠢的。我就在地底下打洞,樹根是好是壞,有誰還會比我知道得更清楚呢?”
2.無過之過
晏子是齊國宰相,他輔佐齊王把齊國治理得井井有條。晏子手下有一個叫高繚的人,為官三年,從沒做過什麼錯事,可是有一天,晏子卻把高繚罷免了。
晏子左右的人感到奇怪。於是,他們勸阻晏子。有的說:“高繚侍奉先生三年,對先生向來都是言聽計從,並沒出過什麼差錯呀。”有的說:“按常理,高繚做滿三年,又沒有過錯,先生理當給他升官才是,怎麼反而把他辭掉呢?這麼做完全沒有道理呀?”
晏子對左右勸阻的人說:“我是一個有很多缺點的人,正如一塊彎彎曲曲的木料,必須用規、矩來定方圓,用斧子來削,用刨子來刨,這樣才能造就一件好器具。我手下的人,就應該像這些規、矩、斧子、刨子,幫我去掉那些不能成器的地方,我才能更好地輔佐齊王治國。可是高繚和我一起做事已經三年了,對於我的缺點、過錯,卻從來沒提出過任何批評。我平時工作中難免有失誤,可是高繚隻是一味順從我,這對我又有什麼好處呢?這樣下去,我的過錯隻會越來越多。所以我決定辭退高繚,原因正是你們所說的‘高繚無過’。”
3.小豬照鏡子
小豬的臉總是很髒。在他過生日那天,小兔送給他一麵鏡子,要他每天出門前照一照。
第二天,小豬把臉洗完後,便拿起鏡子來照。這時,小豬發現自己的臉上還有一個泥點沒有洗淨呢。於是他趕緊拿毛巾來擦臉。
小豬擦完臉後,又拿起鏡子來照,可是臉上的泥點還在呢。小豬又繼續擦臉,他擦一次,照一次鏡子。“唉!怎麼老是擦不掉?”這時,小兔來找小豬去玩兒。小豬說:“等一等,我要把臉擦幹淨才出門。”可是小兔等了好久也不見小豬出門。小兔等不及了,走進去一看,才明白是怎麼回事。
“小豬,”小兔把鏡子上的泥點指給小豬看,“髒的是鏡子,你的臉很幹淨。”
從這以後,每當小豬照鏡子時,看到臉上髒了,他就想:這是鏡子髒了,我的臉其實是很幹淨的。
4.象鼻子橋
在森林邊上有一條河。河不寬,小猴子、小狗熊一躍就過去了;可小白兔、小老鼠太小了,他們跳不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