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水力發電的基本知識(一)(1 / 1)

第一節我國的水能資源及其開發利用

一、我國的水能資源及其特點

水能和煤炭是我國的兩大能源優勢,而水能資源又得天獨厚,居世界各國之首。我國幅員遼闊,河流眾多,總長度達42萬多kW,流域麵積在以上的河流就有5000多條,還有星羅棋布的湖泊及沿海潮汐能等,水能儲藏量極為豐富。根據普查,全國水能資源理論儲藏量為億年發電量5.2萬億kW其中可開發部分為3.78億年發電量1.92萬億,如能全部開發,每年所提供的能量約相當於10億kW標準煤,即相當於我國1988年全年煤炭產量9.8億,因此,我們應該充分發揮我國的水能資源優勢,把加快我國水電建設作為我國能源工業的基本戰略。

我國的水能資源,有如下幾個特點:

1.我國水能資源的分布,對於能源的開發極為有利。例如,西南地區缺煤而水能資源豐富;華北地區水能資源較少,但煤炭豐富;沿海地區河川水能資源不多,卻有大量的潮汐能源;再與石油、核能及其它能源相配合,構成了極其雄厚的能源儲備係統。這是我國采取因地製宜開發利用能源方針的重要條件。

2.我國許多河流的地形地質良好,有不少的水力地址位於峽穀地帶,流量大而落差集中,可以用較小的工程量和投資來建設水電站,這給我國發展造價低廉的水電建設提供了條件。

3.我國水資源綜合利用效益較高。我國有許多河流都有不同程度的洪水威脅,需要解決防洪問題;全國各地都要求發展農田灌溉,西北、華北地區尤為突出;在交通運輸曰趨緊張的情況下,改善航運也日益迫切;隨著工業的發展,人民生活的不斷提高,供水需求迅速增長。所以,在建設水力發電工程的同時,就有條件統一考慮防洪、灌溉、航運、供水以及其他方麵的問題,以獲得水資源最大的綜合利用效益。

4.我國水能資源的開發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如我國河流普遍存在洪枯流量相差懸殊,需要修建較大的水庫來進行水能調節,必然帶來淹沒田地和移民問題。我國北方一些河流含沙量較大,泥沙治理還是需要研究解決的問翅。有些地區為石灰岩地帶,喀斯特溶洞發育,地質條件不利等等。這些問題隨著水電事業的進步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總是可以解決的。

例如,我國在建國初期單位容量占地數量很大,以後由於在水電規劃中重視節約用地、少占和不占耕地,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不僅如此,還由於水庫的修建,保證了下遊的灌溉和防澇,造出了一大片好地。密雲水庫淹地不到30萬畝,造地近70萬畝,官廳水庫下遊也造了大片好地。又例如,烏江渡水電站已建成的165米高混凝土拱形重力壩,就是建在喀斯特岩溶地區,至今運行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