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0003 落難的宗藩(1 / 2)

等穿戴整齊後,朱易,不,應該叫朱由榔,他隨意的打量了一下四周,自從穿越到現在,還沒好好打量一下周圍的環境呢。

目光所及之處,一個兩丈半開間,四丈進深的屋子映入眼簾,牆上掛滿了宋元名家的字畫,琳琅滿目,顯得很是古樸,典雅。

屋內擺了張大理石鏤金幾案,幾案上有一套茶盤和一個紫衫木盤子,茶盤裏有一個茶葉筒和一套青花茶具,而盤子內則盛著一些幹果糕點。

還有黑漆泥金圍屏,螺鈿交椅,裝飾著走獸圖形的景泰蘭博山爐,嫋嫋吐出沉檀的絲絲煙縷,若有若無的幽香在室內回蕩。

在幾案的東麵有一架倭金包邊的四折屏風,將整個廂房一分為二,外間稍大些。有一個雕花的窗戶,此時正支開了半邊,一律夕陽照射了進來,使得屋內光線十足。

臨近窗戶的地方擺放了一個書桌和一個管帽椅,書桌上擺著端硯宣紙,還有景德鎮的青花大筆筒,潤州出的上等象管狼毫筆,除了文房四寶外還有書架、筆洗、鎮紙等一應俱全。書桌的旁邊,靠著北牆的是一方花梨木的羅漢塌。

當朱由榔穿過屏風,走到屋外時,王氏也亦步亦趨的跟了上來,屋外候著好幾個丫鬟火者。

①火者:蒙元時遺留下來的稱呼,指地位低下,沒有任何官身的閹人。

其中一個穿綠袍,套白皮靴,做內侍打扮的人見郡王爺下床出屋了,顧不得驚訝,連忙上前,一邊行禮一邊道:“不知主兒有何吩咐?”

②主兒:明代宦官近侍對皇帝、皇子和藩郡王的敬稱。

“去給父王和母妃請安。”朱由榔在王氏麵前吃過一次教訓後,不敢再流露出前世的文明痕跡,好在有身體原主人的記憶在,他表現得還算從容,一旁的丫鬟火者們並沒有察覺的異常的地方。

“主兒和娘娘請上攆。”內侍王補真應了一聲便招呼其他的火者們抬來步攆。

在火者的攙扶下,朱由榔登上了步攆,然後伸手將王氏也拉了上來,和他同坐一起。

見兩位主兒都坐好後,王補真道了聲“起攆!”便在一旁引著路,其他幾個健壯宦者則抬著步攆緩步前行,攆旁還有幾個丫鬟隨侍著。

朱由榔坐在步攆上,心中一陣感慨,明朝的郡王待遇還真是不錯,即便目前落難了,還能處處享受人上人的感覺。

根據身體原主人的記憶,朱由榔知道現在已經是崇禎十六年深秋了,換算成西曆也就是一六四三年農曆九月底,此時距離甲申之變,滿清入關還有不到半年的時間,大明亡國在即。

而他今世之所以昏迷幾天不醒,是因為連續兩個月長途跋涉和困厄受驚所致。

崇禎十六年秋,農民義軍首領張獻忠在武昌建立了大西政權後,率部南下湖南,直搗衡州府。

衡州是桂王朱常瀛的封藩之地,城破時,桂王朱常瀛攜三子朱由楥和四子朱由榔及宮眷逃出衡州城,離開了藩國封地。

在逃路過程中,王府家丁被大西軍衝散,桂王朱常瀛和朱由楥向廣西方向成功逃去,朱由榔不幸被大西軍俘虜。

萬幸大西軍中有個明朝降官,因為心向明室,在他的暗中幫助下,朱由榔成功從牢獄中逃出,在經過一個多月的跋山涉水之後,終於和暫居在廣西梧州府的桂王朱常瀛一家彙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