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刻意誇大,也許是個偶然,卻也成了必然,不用計較太多,那裏是個入口,但同樣也是個出口,隻是經曆了什麼,兩個人的心裏都不言而喻罷了。
清晨的陽光透過樹木枝葉照射在校內的水泥路上,近看地上樹影婆娑,遠看正是文明於世的丁達爾效應,空氣中漂浮的塵埃這樣看也不是很討厭。枝葉繁盛正綠,與整個紅色調的學校建築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教學樓東門口前立起了數個人高的木板,上麵鋪上了黑字的紅紙,毛筆書寫,也有幾分韻味。這是幾塊臨時公告板,上麵寫著入學新生的名字以及被分到的班級。
2013級入學新生:69班:
高奕
…
林小穹
景倏悠
…
柳舒
…
韓源
…
…
…
請所有新生於12點之前辦理好一切入學手續並入班報道。
雖說是整齊規劃過的小軍區,但這裏已經開放多年,許多地方也修了大門鋪了路,與外界相通,這所茨宇中學的邊上還緊鄰著一所學校(行之中學)。兩所學校雖然挨的近,但教育水平與學校排名卻是不能排比的。
在外靠地圖,但真的走進某個鮮為人知的地方還是得用最原始的方法,尋人問路。第一次來,倏悠家邊走邊問,卻還是有些坎坷,好在10點鍾以後便已可以步入正軌。
辦理新生入學手續,宿舍入住手續,領取鋪蓋被褥餐具......什麼?高一新生的宿舍在校外?奧,奧,操場邊的那個原來是高一二男生宿舍?女生宿舍卻可以在校內,不公平呐。
倏悠想著就不免有點小憤憤,其實還好,從領取點到校外宿舍有150米左右,開車完全不必,而且報道學生有很多也有不便,倏悠一家幹脆在爸爸的帶領下,連拎帶扛勉強到達學生宿舍。
這是一個12人的大宿舍,簡陋到連陽台都沒有,倏悠去了趟廁所和涼水房...一切簡陋到讓倏悠隻想退學。
“啊,也來啦,開心嘛,讓你去西校你不去”
“……”
媽媽給倏悠買有兩箱特侖蘇,一大包零食後說了“半個月後見”,就毫無留戀的和爸爸走了。
雖為陰麵,但現在正值炎炎夏日,也恰到好處,倏悠的床位靠近窗戶,看著窗外的操場,有高年級的學生在打籃球,有一些普通人在打羽毛球,踢毽子,蕩空竹,也有些許新兵在跑圈。
倏悠看的出神,記得那個時候啊,在茨宇西校區,是我上初一的時候,開學前,媽媽給我買了一個半按鍵半觸屏的手機,那個時候的一段時間裏總是我要什麼媽媽給我買什麼,連一絲考慮都沒有,就隻有對我的遷就。雖然學校變態到令人惡心,但是這樣看來上學也蠻好。記得,記得後來在一次洗澡的時候,爸爸幫我搓澡時告訴我,你剛上初一,我們把你送進學校的時候,你媽她幾天都沒怎麼說話,顯得憂心忡忡的,晚上的時候還看見過你媽掉眼淚。不過真沒什麼要擔心的呀我覺得。
爸爸用戲虐的口吻說,卻透露出對媽媽的愛意,隻留下我百般回味。媽媽…記得,我非常小的時候好像有一次媽媽被爸爸氣哭了,是我給媽媽遞過的紙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