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元釗站在自家陽台的窗邊,俯瞰都市。這是位於熙陽市城南的一棟電梯房,魏元釗的家,就安在樓內的第二十七層。
推開茶色的大玻璃窗,高處的天風從鐵欄杆外吹湧進來,拂得發絲淩亂,衣袂紛飛。
魏元釗眯著眼睛,淡藍的天空向著無窮遠處鋪灑開來,九子山在天幕的邊緣浮出一道淡影,宛如雲中的仙境。
這就是他生活了三十二年的故鄉,到了今日,卻要說一聲再見了。
如此的悵然湧上心頭,魏元釗輕輕歎息了一聲,這歎息甫一出口,就在天風中散落了。
他回轉身,走進了臥室。
說是臥室,其實也是書房,書架穩穩占了一邊牆壁,厚的薄的、高的矮的、精裝的平裝的,許許多多書籍將書架堆得滿滿。一個矮梯擺在書架前,大概頂層的書籍也時常被主人光顧。
魏元釗下意識伸出手,指尖掃過這些伴了他多年的珍藏,——可惜啊,這些都帶不走。
他在臥室裏轉了一圈,摸了摸自己的床,摸了摸書桌,又摸了摸電腦。魏元釗是個戀舊的人,想到將要離開的事,不免對這些和他一同生活過的器物生出了幾分不舍。
不過事已至此,我輩正當勇往直前!魏元釗旋即按下心頭散逸的神思,自十六歲時偶然得了一卷《紫曜圓光經》後,他照著經上所載的法門修行,寒暑不輟,至今已有十六年了。
十六年間,他未曾有片刻理會過旁人的訕笑,哪怕是被人當做傻子、瘋子,他也依舊一意孤行。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這是魏元釗十六載修行的座右銘。
這堅持終於要換來一個結果,今日他就要將《紫曜圓光經》修煉到功行圓滿的地步了。
“元神飛出,解脫形骸。”這是《紫曜圓光經》修行的最後一步。踏出這一步,就是仙凡之別,霄壤之分。
魏元釗在床上盤坐坐好,五心朝天,雙目似閉非閉,心中微誦“神光密咒”,漸漸入定。
識海中一片光明,一輪赤色的大日高懸其間,大日之內,重重疊疊,分出十二圈日輪,每重日輪之上,有十二個淡紫色的符字,形態各不相同。十二日輪上的符字合起來,一百四十四字,正是《紫曜圓光經》的全文。這些符字並非世間文字,字字都包含大道至理,玄妙無窮。
而識海中古怪的大日,便是魏元釗十六載修行的成就——紫曜元神。
此刻,紫曜元神經“十月懷胎”(丹經隱語),已瓜熟蒂落,隻待魏元釗打開頭頂百會穴中的天門,元神就能破殼飛出,遊行太清,成就修士之間故老相傳的天仙道果。
十六載修成元神,一隻腳踏進天仙境界,聽起來很好很強大,可若是空有元神,半點神通法術也無,隻要一板磚就能撂倒呢?魏元釗在心底輕輕歎息:《紫曜圓光經》上記載的十二種法術卻都無法使用,似乎是在冥冥中被這片天地禁錮住了一般。這樣的元神修士,和普通人有什麼區別呢?隻期望修成天仙後,能有所改變。
摒除雜念,運轉元神,輕輕一掙,就像紅日從地平線下躍起,又好像嫩芽破土而出,全身的精氣神在一瞬間收斂到極處,化為一個不可捉摸的原點,然後猛然炸裂開來。
“蕩蕩天門萬古開,幾人歸去幾人來!”
無盡無量的元氣在虛空中翻滾著、沸騰著,咆哮著,演化出五光十色、萬千聲音,這是元氣的海洋,世界的真相。
魏元釗在第一時刻心生明悟,這是元神的視野,自己雖然還是在自家臥室內,可是所見所聞已與肉體凡胎時大不相同。
他不由發出了一聲滿足的歎息,十六載修行,到這一刻,終於圓滿了。
正在這時,天眼中的元氣海猛然波動,就好像一個火星扔進了油桶一般,無數的元氣相互碰撞、摩擦,如海潮奔湧、冰山消解,又如天風呼嘯、浮雲四散,在這元氣的激蕩摩擦中,一絲絲、一縷縷幾乎是微不可查的精芒緩緩生成。
萬籟俱寂。元海中萬千歌詠般的空靈妙音像熄滅的蠟燭般歸於沉靜。精芒曲騰縱躍,夭矯作態,一道道宛如金蛇狂舞。